標題: 习近平访欧的机遇和挑战
無頭像
斜月三星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529
註冊 2012-5-20
用戶註冊天數 4331
發表於 2014-4-7 05:34 
50.100.117.13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宋鲁郑:习近平访欧的机遇和挑战来源: 河里的石头1 于 2014-04-05 17:27:58 [档案] [博客] [[url=/legacy/Search.php?SubID=mychina&keyword=%BA%D3%C0%EF%B5%C4%CA%AF%CD%B71&username=on]旧帖[/url]]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462次
字体:[url=#]调大[/url]/[url=#]调小[/url]/[url=#]重置[/url] | 加入书签 | [url=?print]打印[/url] | [url=#comment]所有跟帖[/url] | [url=#reply]加跟贴[/url]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url=]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2[/url][/url]


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在法国外交部组织了一场由两国外交、智库和学者参加的研讨会。由于上海春秋战略研究院是会议的发起方之一,我也有幸得以参与。

这场题为“面向未来的中法全球伙伴关系”的研讨会,中法双方都高度重视,两国的外交部长不但出席而且各自做了时间不短的开场演讲。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加了由两国国家元首共同出席的建交五十周年大会,也一起见证了习主席说出“中国睡狮已醒,是一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这一历史时刻。

以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再过六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也跨过一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六年在历史长河不过一瞬,到那时,全球对中国的理解将完全不同于今天,中国也将面临全新的内外部环境。

毕竟,以西方的视野来看,这是西方崛起主导世界以来,第一次一个非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不仅它们面临着理论的挑战,中国也同样。如果说西方可能是以中国例外论、特殊论来自圆其说,而中国面临的则是如何把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上升到政治文明的问题。如果说西方不得不再度调整对华外交政策,中国面临的则是如何调整对“洋”乃至全世界的政策。比如,至少中国再也不能以“发展中国家”自谦,而不得不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这六年完全准备好。

所以,此次习主席任职以来对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欧的首度之行,就成为思考未来中国和西方关系演变的契机。


习近平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讲

应该说,这一次习主席到访的所有国家均以自己所能做的方式表达了敬意。如比利时、荷兰,除了出动皇家军机接驾,更是国王夫妇亲到机场迎机。法国则是“倾其所有,拿出所有家当”(法国媒体语)欢迎习主席,比如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的音乐会、特里亚侬宫杜卡斯大师亲手烹制的私人晚宴,习主席成为首位在路易十四皇家宫殿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礼仪的中国领导人。德国更是把从不参加外事活动的“第一老公”请出:不仅是家宴,还陪同习主席夫人彭丽媛四处参访。

笔者为习主席出访的成功,以及诸多合作意向的达成感到高兴,然而不得不提醒读者的是,西方国家积累数百年的“唯我”思维依旧存在,别的不说,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研讨会上就有着清晰的表现。

这场研讨会共分三个论坛,最核心的是第一论坛,其主题为“共同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然而,在法方的发言中,有多人谈到了乌克兰问题,而且一再呼吁中国共同参与解决。尤其是一位法国颇为知名的外交人士和学者,直称这场危机是大俄罗斯主义导致的。

众所周知,在西方眼里中俄是“准盟友”关系,共同面临着西方在意识形态(都被称为“专制国家”)和全球战略的挤压(北约东扩、美国亚太战略转移),而且他们也深知中国不干涉内政的既定外交策略。显然在一个中法两国间的对话,法方学者一而再针对第三国而且还是中国“准盟友”的发言是不妥当的。如果再联系到他们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更是双重标准的。

于是在提问环节,我毫不客气地还以颜色:“刚才您提到大俄罗斯主义,但在我们看来,还有一个大欧洲主义。而且这一次危机恰是大欧洲主义引发的。实际上是大欧洲主义把大俄罗斯主义逼到墙角(比如乌克兰反对派第二天推翻由西方调解和见证下与民选总统签订的和解协议)。

我的问题是,客观来讲,乌克兰危机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各位一再提议中国要参与解决?这如同朝鲜问题,中国的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中国并没有要求法国参与,你们这样做,是何种外交考量?”

这位知名的学者是这样回答的:“欧洲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不存在一个大欧洲主义。当然,欧洲这一次处理的也有问题,有瑕疵。”

至于我的问题,他打个了会后交流的手势,没有回应。

“欧洲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不存在大欧洲主义。”这就是西方外交精英面对批评和挑战时给出的逻辑。

作为一名关注国际关系的海外学者,我当然明白西方为什么要把中国拖进乌克兰危机,因为中国已是决定西方和俄罗斯博弈终局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我之所以要提这个问题,一是要指出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中心逻辑,二是反驳他们的双重标准。

此次习主席访欧,据西方媒体广泛报道,中方曾提出在默克尔的陪同下参观柏林屠杀犹太人(Holocauste)纪念碑,或者参观另一个名为“新岗哨”的战争纪念地,并发表讲话。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反思历史、认识历史的一项安排,但德国方面还是拒绝了。因为谁都知道这是针对日本(历史立场)的,德国不希望卷入中日纠纷。不管真相如何,至少在西方媒体的宣传下,已经在这件事情上给各国政府和民众留下了德国“不掺合”的印象。只是德国不愿意卷入和它无关的纠纷,何以西方就要求中国卷入与自己无关的外交争端呢?

当然,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确实不能在乌克兰危机置身事外,中国需要计算的是支持俄罗斯与西方长期对抗还是以中立方的有效斡旋解决危机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根本的一条是,西方如果要寻求中方的理解与帮助,那么西方应同样在和他们无关但和中国有关的争端中站到中国一边。这就是我现场提问的用意所在。虽然西方一向“只准州官放火”,但至少也要让它们意识到,要让中国参与,必须回报更大的筹码。

不仅习主席访欧是我们理解西方对华立场的机会,目前的乌克兰危机更是。客观来讲,虽然亚努科维奇亲俄,但毕竟国家利益至上,他起初还是愿意抱西方大腿的。2012年3月还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这个协定被认为是乌克兰融入欧洲的铺垫。但在2013年11月底,欧盟准备与乌克兰正式签署这个协定的前一星期,亚努科维奇突然宣布搁置这个协定,转而要加入莫斯科牵头的关税协议。

这个转变的内幕是,在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乌克兰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和欧盟谈判时,他希望获得200亿美元的援助,但欧盟只同意拿出6亿1千万欧元——这足见欧盟的诚意,这点钱与乌克兰的预期相差甚远,而且条件是乌克兰必须进行深层经济改革。和欧盟令人屈辱、苛刻和极其吝啬的条件不同,普京则承诺拿出150亿美元贷款帮助乌克兰,还附带将供应乌克兰的天然气打折30%。在这150亿美元的承诺中,俄罗斯去年底先拿出30亿,帮助乌克兰还债,使乌克兰躲过了国家破产的命运。

可以说,从根本上讲是欧盟逼乌克兰转向俄罗斯的。但当亚努科维奇真的转向之后,整个西方又勃然大怒,进而又把俄罗斯逼到墙角。结果退无可退的俄罗斯绝地反击,复制了西方善搞的公投手法,一举收回克里米亚,打了西方措手不及。此时的西方才发现陷入困境中的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手段来回应。

乌克兰、德国和俄罗斯,分别代表了三种和西方可能的关系。乌克兰处于欧洲的边缘地带,其重要性远比不上中东欧的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如果不是为了继续遏制俄罗斯,西方或许睬都不睬。这从乌克兰需要200亿美元,结果欧盟仅答应附加条件的6亿1千万中可见其重要性何在。


“面向未来的中法全球伙伴关系”论坛

德国两度是西方强权的挑战者,在两度战败后最终还是成功地融入西方体系。但这是以放弃正常国家为代价的:没有真正的独立外交和军事存在,其国内还有外国驻军,它的国家安全是由外部来保障的。也就是说只能带给西方经济繁荣,但却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虎而已。日本也同属此类。

俄罗斯虽然也是基督教同源的国家(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分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但其规模超大,无法纳入西方体系中去。所以即使全面倒向西方的叶利钦时代,也没有被西方放过。除了坐视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其他一些东欧国家之所以成功,主要应归功于西方及时和强有力的经济援助),还支持俄境内的分裂势力。同时一再违背北约不东扩的承诺,先后掀起三次东扩浪潮:1999年前华沙条约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2004年则有七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斯洛伐克,2009年则是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现在又把手伸到了乌克兰。

以中国的规模,只能归于俄罗斯一类。无论中国是什么制度,是否亲西方,都改变不了地缘政治上是西方潜在替代者的现实。中国和西方不是意识形态之争,不是价值观之争,而是无解的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之争。

所以西方唯一不变的战略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遏制和削弱中国,最理想的状态,中国变成数个富而稳的小国,既不是西方的负担,还能为西方提供经济贡献,更不具备挑战西方的能力。当然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美国、日本变成数个富而稳的小国,同样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

可以说,这就是东西方关系的本质!这是不管多么华丽的词藻、多么奢华的高规模接待都无法掩盖的。

所以,未来中国对西方的战略就是抓住一切机遇(包括这次乌克兰危机)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西方未被伊斯兰文明(以超高的出生率加上西方民主的一人一票)取代之前,西方仍然是中国崛起的头号拦路石。双方固然有合作,但对抗仍不可避免。假如中国不是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崛起,假如不是乌克兰的危机,习主席的欧洲之行怎能获得如此礼遇?其实西方这种笑脸中国并不陌生。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被西方视为对抗苏联的“盟国”,西方充裕的资本急欲寻找新市场,那时对中国人也是高接远送。现在西方走红的达赖喇嘛,当时连去美国的签证都拿不下来,更别说有人接见了。结果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变脸。后来看到中国没有步苏联/俄罗斯的后尘,才又开始对中国笑脸相迎。2004年,中法建交四十周年,法国正和中国建立反伊拉克战争的同盟,希拉克总统亲自赴机场接机,法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也变红。结果四年之后,就又是萨科奇的大变脸。

所以今天习主席的欧洲行固然令西方大折腰,但我们应该清醒地冷静对之。毕竟,西方不会为了对付俄罗斯而放过中国——已经有太多的西方学者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严加指责西方犯了重大战略失误,把精力投放到俄罗斯而放过真正的对手中国。因此西方邀请中国参加解决乌克兰危机,恐怕真的是鸿门宴。假如这场危机按西方的设想解决了,且不说中国要付出多少代价,也可能得罪俄罗斯,关键是西方又可以把精力放到中国身上。

其实,不用中国参与,西方也会尽可能快的与俄罗斯媾和。2008年为了俄罗斯和亲西方的格鲁吉亚之战,北约中断与俄罗斯的合作,结果不过三个月就又和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现在西方一方面声称中断与俄罗斯的航空合作,一方面声称俄罗斯的飞船还是要继续坐。

未来六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一步,西方绝不会甘心坐视。或许明年站在西方对立面的就已经从俄罗斯换成中国。今天俄罗斯的应对经验,明天或许中国就要借鉴。我想那时的中国应该和今天的俄罗斯类似:一要有在某些方面可替代西方、或可规避西方手腕的朋友,二要有独到的实力。西方唯一可能动手脚的就是能源,但中国有俄罗斯。至于经济制裁,西方想都不用想,这就是中国的独到实力。当然以中国的外交智慧,和西方的关系到不了这种程度,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具备这样的实力,主动权才能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