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中讲道(115)
無頭像
真一本体
等待驗證會員


帖子 936
註冊 2012-5-23
用戶註冊天數 4349
發表於 2012-12-25 23:09 
119.178.43.13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人中讲道(115)

鉴于绝大多数弟子在金融方面一无所知。我让你们先看看《货币战争》等书的一部分,这是凝聚了人类最多智慧的行业。凡是我告诉你们的书,都要好好看,这是你翻遍宇宙中所有佛经都找不到的,只有人世间有。

我们很快会在金融方面对统治着这个星球的犹太势力发起终极挑战,我们将大肆搜刮犹太人的金钱,你对这些方面不精通可不行。


-----------------------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内容简介: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为什么房地产贷款增加越快,你手中的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和MBS是在给中国人民“打白条”?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 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历史的经验表明,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打击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式进行的问题,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全文见

http://thunderer.9.forumer.com/index.php?showtopic=4730

请帮助转载过来吧,我这里网速好慢
---------------------------------------------------------------------------------------------------




人中讲道(115)

鉴于绝大多数弟子在金融方面一无所知。我让你们先看看《货币战争》等书的一部分,这是凝聚了人类最多智慧的行业。凡是我告诉你们的书,都要好好看,这是你翻遍宇宙中所有佛经都找不到的,只有人世间有。

我们很快会在金融方面对统治着这个星球的犹太势力发起终极挑战,我们将大肆搜刮犹太人的金钱,你对这些方面不精通可不行。


-----------------------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内容简介: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为什么房地产贷款增加越快,你手中的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和MBS是在给中国人民“打白条”?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 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历史的经验表明,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打击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式进行的问题,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斯切尔德

  “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的自由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

  “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人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将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早晨当他们的孩子们一觉醒过来时,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父辈曾经开拓过的大陆。”

  美国第3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

  “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

  美国第7届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在我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的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到财富最终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们的共和国将会被摧毁。我现在对这个国家安危的焦虑胜过以往任何时候,甚至是在战争之中也是如此。”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

  “(现代)银行原本就是不公正的,它带着罪恶降生。银行家们拥有着地球。剥夺他们的一切,但留下创造储蓄(Deposit)的权力,他们只需要动动笔,就能创造出足够的储蓄来赎回他们丢失的一切。但是,如果剥夺了他们创造储蓄的权力,一切财富的好运都会消失,也包括我自己的,它们(创造储蓄的权力)应该消失,因为这将带来一个更幸福和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如果你们愿意继续成为银行家们的奴隶,并为你们的被奴役支付费用,那就让他们继续创造储蓄好了。”

  约四亚.斯坦普爵士 英格兰银行行长,英国第二富豪

  “列宁曾说过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其货币贬值。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没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货膨胀)这样如此隐蔽和可靠地来颠覆现政权了。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凯恩斯,1919

  “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这就是那些福利统计学家激烈反对黄金的秘密。赤字财政简单地说就是没收财富的阴谋,而黄金挡住了这个阴险的过程,它充当着财产权的保护者。如果人们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点,就不难理解有人对金本位的恶意诽谤了。”

  格林斯潘,1966

  “如同自由一样,黄金从来不屈居于低估其价值的地方。”

  莫里尔,1878


----------------
第七章 诚实货币的最后抗争

  “历史表明放贷者会使用包括滥用权力、诡计、欺骗和暴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确保他们对货币和货币发行的控制,以便达到控制政府的目的。”

  --美国第4届总统杰姆斯.麦迪逊



货币战争



1.肯尼迪:美元银本位的牺牲品

  肯尼迪遇刺前两分钟

  对于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噩耗传来,整个美国都陷入了震惊和悲伤之中。几十年以后,人们在说起这一时刻时,很多人都能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在干什麽。究竟是谁,为什麽刺杀肯尼迪至今仍众说纷纭。美国官方的沃伦委员会的最终结论是一个名叫奥斯瓦德的凶手单独作案,但是此案的疑点实在太多,几十年来社会上流传着各种阴谋论。

  最明显的疑点是凶手被警方抓获不到48小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另一名犹太杀手近距离枪杀,上百万人在电视机旁看到了谋杀全过程,而该凶手的动机竟然是“要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犹太人的胆量”。

  Jack Rubyshooting Lee Harvey Oswald.

  另一个巨大的疑点是到底几个人参与了谋杀肯尼迪,沃伦委员会的结论是奥斯瓦德在5.6秒的时间里连发三枪,其中一发子弹打飞,一发击中肯尼迪的颈部,另外一发致命的子弹命中头部。几乎没有人相信奥斯瓦德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准确射击三次,更奇怪的是打中肯尼迪的颈部的子弹是先击中了坐在肯尼迪前方的德州州长后,再射中肯尼迪的,而这样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人们称之为一发“神奇的子弹”。更多的专家相信,不只一人从不同的方向朝肯尼迪开枪,而且不止三发子弹。

  据后来护卫肯尼迪车驾的一名巡警回忆,“当肯尼迪在机场忙着和欢迎的人群握手时,约翰逊(副总统)的秘密特勤(Secrete Service)走过来给我们做安全工作指示。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说总统在德利广场(刺杀现场)的行车路线临时作了修改。如果保持原来的路线,杀手可能完全没有机会下手。他们还给我们下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命令,通常情况下,我们四个摩托护警应该紧靠总统座车的四周,但是他们这次让我们全部退到车后,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总统座车的后轮。他们说这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没有遮拦的视野’……我的另一位朋友(保护副总统约翰逊)看见他(约翰逊)在听到第一发子弹前30或40秒时,开始在车里弯下身来,甚至在车队拐上休斯敦大街之前。也许他在车里的地毯上找什么东西,但是他看起来就好像预感到会有子弹飞过来一样”。

  当第一夫人杰奎琳随着丈夫的遗体乘空军一号到达华盛顿机场时,她仍然穿着溅满肯尼迪鲜血的大衣,她坚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们看看犯下的罪恶”,此时的凶手奥斯瓦德仍被警方看押,杰奎琳所说的“他们”又是?杰奎琳在自己的遗嘱中说道,在她死后50周年(2044年5月19日),如果她的最小的孩子已经去世,她授权肯尼迪图书馆公开一份500页的关于肯尼迪的文件。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小的儿子在1999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丧了命。

  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著名的民权运动推动者,在1968年当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几乎肯定可以最终当选总统,但是就在他欢庆胜利的时候,又是在大庭广众的场合被乱抢打死。

  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的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英国的一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声称,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注 7.8〕

  沃伦委员会让人生疑的还有封存所有文件、档案和证据长达75年直到2039年才解密,这些文件涉及CIA、FBI、总统特警保镖、NSA(国家安全局)、国务院、海军陆战队等机构。另外,FBI和其它政府机构还涉嫌销毁证据。

  2003年肯尼迪遇刺40周年,美国ABC广播公司搞了一次调查,70%的美国人认为刺杀肯尼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阴谋。

  如此大规模地协调和组织,如此明显的证据和证人的封杀都说明肯尼迪刺杀事件其实已经不是一次秘密谋杀,而更像是公开处决,意在警告今后的美国总统们要搞清楚谁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

  问题是,肯尼迪家族也是国际银行家集团中的“圈里人”,其父约瑟夫就是1929年股票崩盘时大发其财,后来被罗斯福总统任命的首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主席,早在40年代就跻身在亿万富豪的行列中了,如果不是这样显赫的家境,肯尼迪也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那麽肯尼迪何以开罪了整个统治精英阶层,以至于落得杀身之祸呢?

  毫无疑问,肯尼迪是一位富有雄心和才干的人物,当年纪青青的他坐上了总统的宝座,就碰上了古巴导弹危机这样重大挑战,他的表现坚定陈稳,可圈可点,面对和苏联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巨大危险而毫不妥协,最终逼退了赫鲁晓夫。肯尼迪还意气风发地推动了美国航天计划,最终使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尽管他没能亲眼看到这一伟大的时刻,但他的神奇的感召力却伴随着整个计划。在推动民权运动方面,肯尼迪兄弟更是功勋卓著。1962年当第一名黑人大学生试图到密西西比大学注册时,引发了当地白人的激烈反对,全美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民权运动的这个焦点上。肯尼迪毅然下令出动400名联邦执法人员和3000名国民警卫队护送这名黑人学生上学,此举震惊美国社会,肯尼迪顿时深得人民爱戴。在他的号召下,美国青年踊跃参加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奔赴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去帮助当地的教育、卫生和农业的发展。

  在肯尼迪主政的短短3年中,能有如此耀眼的政绩,的确堪称一代豪杰。这样雄才大略的抱负,如此果断坚毅的心志,再加上美国人民的热爱和世界各国的敬仰,肯尼迪岂是愿做“傀儡”的人物?

  当肯尼迪越来越强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来运作这个国家时,他就必然与他背后的强大而无形的统治精英集团产生尖锐的冲突。当冲突的焦点涉及到国际银行家所主导的统治精英的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 - 货币发行权的时候,肯尼迪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令(Executive Order),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美元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券’(Silver Certificate)”,并立刻进入货币流通。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该计划最终得以实施,美国政府将逐步摆脱必须从美联储“借钱”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谬境地,并且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不是“透支未来”的债务货币,而是基于人们已有劳动成果的“诚实货币”。“白银券”的流通将逐渐降低美联储发行的“美元”(Federal Reserve Note)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终迫使美联储银行破产。

  如果失去控制货币发行的权力,国际银行家对美国这个最大的财富创造国将失去大部分影响力,这是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要搞清楚11110号总统令的由来和意义,我们必须从白银在美国的几起几落说起。

  白银在美国成为合法货币始于1792年的《1792年铸币法案》(Coinage Act of 1792),该法案奠定了美元的法律地位。一美元包含纯银24.1克,金银比价1比15。美元作为美国货币最基准的度量衡是基于白银之上的。此后美国长期保持金银货币双轨制。

  到了1873年2月,《1873年铸币法案》在欧洲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压力下,废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了单一的金本位,由于罗斯切尔德家族掌握着世界上大部分的黄金矿产和黄金供应,他们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欧洲的货币供应。白银的产地比黄金更为分散,产量和供应量也大得多,控制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在1873年前后,罗斯切尔德家族先后胁迫欧洲大部分国家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完全的金本位。美国也是这个总体步骤中的一步。这个法案在美国西部产银州激起了强烈反对,人们称这个法案为“1873年恶法”(Crime of 1873),随后产生了轰轰烈烈的支持白银的民间草根运动。

  美国国会为了平衡纽约地区欧洲势力背景的银行家的影响力,又通过了《1878年布兰德-埃勒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 of 1878),要求美国财政部必须每月购买价值200到400万美元的白银,金银比价重新设定为1比16。银币与金币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用于支付所有公共和私人债务。和“黄金券”一样,财政部同样发行“白银券”,一美元的“白银券”直接对应一美元的银币,以便于流通。

  (一美元的“白银券”,可直接兑换一美元等价银币)

  后来《1878年布兰德-埃勒森法案》被《1890年谢尔曼白银采购法》(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所取代,新法案增加了财政部必须购买白银的数量,在以前的基础上,财政部必须每月增加450万盎司的购买量。

  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美联储券”(Federal Reserve Note)开始发行,到1929年大衰退时,“美联储券”已经逐渐占有货币流通的主要份额。到1933年时,“美联储券”仍能兑换等价黄金。

  (1914年一美元“美联储券”,可以间接兑换等价金币)

  在1933年时,在货币流通领域中还有“黄金券”(Gold Certificate)和“美国政府券”。

  (1913年50美元黄金券,可直接兑换50美元等价金币,1933年后持有该货币违法)

  “美国政府券”(United States Note)就是林肯在内战时期发行的美国第一种法币,即“林肯绿币”(Greenbacks)。它的总发行量被限定在6,681,016。1960年,它仅占美国货币流通总量的1%。

  (“美国政府券”,即“林肯绿币”)

  除了上述4种主要货币,还有少量的其它货币形式共存。

  在1933年罗斯福废除金本位并宣布拥有黄金非法之后,黄金券即退出流通。美国货币流通领域仅剩下“美联储券”、“白银券”和“美国政府券”,由于“美国政府券”先天不足,有发行上限,所以不被国际银行家视作重大威胁。“白银券”就麻烦多了。

  由于美国财政部被法律规定常年购买白银,到30年代,美国财政部已经拥有高达60多亿盎司(Troy Once)的白银,大致接近20万吨的庞大储备,再加上白银矿产遍布世界,生产量也颇为可观,要是全部实现货币化发行“白银券”,势必成为国际银行家最大的梦靥。

  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中规定,如果美联储解散,所有还在流通领域的美联储券必须以等价白银回收,1933年罗斯福帮助国际银行家废除了金本位之后,美国货币流通实际上是处在“银本位”之下。

  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廉价货币”和“赤字财政”的“大业”就会受到严重掣肘,国际银行家梦寐以求的通过通货膨胀这种更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公民财富的计划就会受到牵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规模赤字财政的推行,再加上战后重建欧洲经济的庞大开支以及朝鲜战争的卷入和越南战争升级,美联储大规模发行国债货币逐渐被市场发觉,美国人民从40年代开始不断用“白银券”兑换成银币和银锭,导致财政部天文数字的白银储备急剧缩水。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对白银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更是雪上加霜,到60年代初肯尼迪入主白宫时,财政部的白银储备已锐减到19亿盎司。同时白银的市场价格猛涨,已逐渐逼近银币的货币价值1.29美元。当“白银券”被兑换成白银实物后,“白银券”也就自然退出流通,“劣币驱除好币”的“格雷欣法则”的效应显现了出来。

  这一切就是肯尼迪签署11110号总统令的大背景。

  保卫白银和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成为肯尼迪和国际银行家斗争的焦点。

  对于国际银行家而言,彻底废除黄金的货币地位已在全盘计划之中,但解决白银问题拥有着更高的优先级别。由于白银的潜在矿藏资源非常巨大,一旦世界各国在市场价格引导下开始更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不仅废除金本位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而且还将陷入黄金和白银的两线作战。一旦白银供应量大涨,“白银券” 很可能死灰复燃,重新与“美联储券”一争高下,由于美国政府掌握着发行“白银券”的大权,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无定论。“白银券”如果占了上风,美联储的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所以国际银行家最紧迫的任务是尽最大可能压低银价,一方面让世界银矿行业处在亏损或是微利状态,从而延缓银矿的勘探和开发,减少供应量;另一方面促使工业用银量猛增,使得替代白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毫无必要,从而以最快速度消耗美国财政部仅存的白银储备。当财政部拿不出白银的时候,“白银券” 自然就不战而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关键是争取时间。

  肯尼迪自然是对此心知肚明,他一方面对国际银行家表态适当时机可以考虑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另一方面却另作安排。不幸的是,他的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第伦(Douglas Dillon)并非他的心腹,第伦出身于华尔街银行大家族,身为共和党人被国际银行家强塞到肯尼迪的民主党内阁中,主要财政大权由第伦向国际银行家们负责。在第伦上任后,他的首要工作就是以最快速度消耗财政部的白银储备。果然第伦不负众望,他以91美分一盎司的超低市场价向工业用户大量倾销白银。1947年成立的美国白银用户协会(TheSilverUsersAssociation)与第伦遥相呼应,强烈要求“卖掉(财政部)剩余的存银来满足白银用户的需求”〔注 7.9〕

  1961年3月19日的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参议员抱怨美国(财政部)低价抛售(白银)

  参议员艾伦.百博(Alan Bible)今天向财政部提出重新审查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大量抛售白银的政策。这位内华达的民主党议员在给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第伦的信中说,美国国内的银矿开发已经落后于消费需求,而财政部的倾销行为是控制一个不现实的价格上限。世界性的白银短缺只有通过在北美和南美地区大量开发新产能来解决。他说‘只有当财政部缓解对国内市场和邻国的严酷的价格压力后,这一切才谈得上。”

  1961年8月19日的纽约时报还登载了这样一篇消息:

  主要来自产银州的13个西部民主党参议员今天向肯尼迪总统提交了一封联名信,信中要求财政部立刻停止抛售白银的行为。财政部的倾销压低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白银价格。

  1961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

  财政部抛售白银储备已经对白银市场的价格加上了一个紧紧的盖子。工业用户知道他们可以从财政部得到每盎司91到92美分的白银,所以他们拒绝支付更多的钱给新的白银生产商。

  1961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

  白银生产商们昨天欣喜地听到一则消息,肯尼迪总统已经下令财政部体停止向工业界抛售货币白银。白银的工业用户被震惊了。

  1961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

  白银的价格冲上了41年来纽约市场的最高价位,随着星期二肯尼迪总统宣布全面改变美国政府的白银政策,决定由市场来决定白银的价格。第一步就是立刻停止财政部出售不必支撑纸币(“白银券“)的白银的行为。

  肯尼迪总统终于出手了,虽然时间已经稍显晚了一些,因为财政部的白银此时已剩下不足17亿盎司了。但是他的果断措施已经使市场银价向世界各地的白银生产厂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白银产量的上升和财政部的存量企稳都是可以预期的事。白银公司的股票一飞冲天。

  肯尼迪的这一行为颠覆性地破坏了国际银行家的图谋。


---------------


如果你从未听说过里欧.万塔(Leo Wanta)这个名字,请不要感到惭愧,因为应该感到惭愧是哪些号称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西方新闻媒体。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它早已在从新加坡到巴黎的国际金融和外交圈子里闹得沸沸洋洋,但西方主流媒体们却保持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默。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金融事件,如果问题失控,全世界的金融体系将面临信用崩溃!

  这也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金额,它涉及高达27.5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归属,如果记入利息和投资回报,总金额将高达70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30倍!

  这将是一个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银行的惊天大案。

  2006年5、6月份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一笔4.5万亿美元的巨款从瑞士秘密汇到了美国,用以“私”了这一案件。如此巨大的资金转移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场美元流动性短缺危机,由此直接导致了2006年5、6月份横扫世界的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黄金和白银)的暴跌。

  究竟谁是万塔?他又是如何拥有27.5万亿美元的财富的?不是说世界首富身家才500多亿美元吗?怎么可能有人拥有比比尔. 盖兹还要多500多倍的财富呢?

------------------

  当国际媒体成天炒作身家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蝉联世界首富宝座的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无形”的超级富豪们的身影,因为他们早已严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体。

  所谓“大隐,隐于朝”,罗斯切尔德家族今天仍在经营着银行业务,但是如果我们随机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问100个中国人,其中可能有99个知道美国花旗银行,而不见得有1个知道罗斯切尔德银行。

  究竟谁是罗斯切尔德?如果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切尔德”(Rothschild)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奇怪却并不意外的是,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力是如此的巨大,而其知名度却是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罗斯切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迷。保守的估计是30万亿美元!

  罗斯切尔德家族到底是怎样赚到如此惊人的财富的?这就是本章要告诉你的故事。

  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和基于这一切之上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以及天才的预见力,使得罗斯切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


-----------------------

第三章 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地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地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沦为最糟糕地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政府。

  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去谴责这种权力。”[3.1]

  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本章导读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多数中国政府的官员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美联储”的性质和来历在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媒体中,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区”。媒体每天可以长篇累牍地辩论“同性恋婚姻”这类无关痛痒的问题,而对到底谁控制着货币发行,这样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分钱收入、每一项贷款利息支付的“利益攸关”的问题,几乎只字不提。

  读到这里,如果您有吃惊的感觉,说明这一问题是重要的,而您居然不知道。这一章将讲述被美国主流媒体刻意“过滤”掉的美联储成立的辛秘,当我们拿着放大镜,用慢镜头回放这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最后关头时,事件发展将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

  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



货币战争



1.神秘的哲基尔(Jekyll)岛
  1910年11月22日夜,纽约城外一节完全密封的火车车厢里,所有的车窗全部被窗帘严密地遮挡住,列车缓缓向南驶去。车厢里坐着的全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列车的终点是数百英里之外的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

  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是一群美国超级富豪拥有的冬季度假胜地,以JP摩根为首的大腕们成立了一个哲基尔岛打猎俱乐部。地球上六分之一的财富聚集在这个俱乐部会员的手中,会员身份只能继承,不可转让。此时,该俱乐部得到通知,有人要使用俱乐部场所大约两个星期,所有会员不能在这段时间内使用会所。会所的所有服务人员全部从大陆调来,对所有到达会所的客人一律只称呼名,而绝对不能使用姓氏。会所周围50英里的范围内被确保不会出现任何记者。

  当一切准备就绪,客人们出现在会所中。参加这个绝密会议的有:

  尼尔森.奥利奇(Nelson Aldrich),参议员,国家货币委员会(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主席,尼尔森.洛克菲勒的外祖父

  皮亚特.安德鲁(A.Piatt Andrew),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弗兰特.范德里普(Frank Vanderlip),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亨利.戴维森(Henry P.Davison),J.P摩根公司高级合伙人

  查尔斯.诺顿(Charles D.Norton),纽约第一国家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New York)总裁

  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J.P摩根的左膀右臂

  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德国犹太移民,1901年到美国,库恩雷波公司(Kuhn Loeband Company)的高级合伙人,英国和法国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代理人,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一任美联储董事。

  这些重要人物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岛,对来此打猎毫无兴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起草一份重要的文件: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

  保罗.沃伯格是银行方面的高手,精通几乎所有的银行运作细节。当其他人有各类问题时,保罗不仅耐心解答,更是滔滔不绝地讲解每一个细节概念的历史渊源。所有的人无不为他在银行方面的渊博知识所折服。保罗自然成为文件的主要起草者和解释者。

  尼尔森.奥利奇是所有人中唯一的外行,他负责要让文件内容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能够在国会被接受。其他人则代表不同的银行集团的利益,他们围绕着保罗提出的方案细节进行了长达9天的激烈争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由于1907年银行危机以来,银行家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形象太差,以至国会议员没有人胆敢公开支持由银行家参与制定的法案,所以这些人不远千里从纽约躲到这个僻静的小岛来起草这个文件。另外,中央银行这个名称过于树大招风,自杰弗逊总统以来,中央银行的名称始终与英国的国际银行家阴谋联系过紧,所以保罗建议用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名称来遮人耳目。但是,它具有一切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被设计成私人拥有股份,并将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与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不同的是,美联储的股份构成中,原来20%的政府股份被拿掉了,它将成为一个“纯粹”的私有中央银行。

  为了使联邦储备系统听起来更有欺骗性,在谁控制美联储的问题上,保罗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政府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表,但是董事会的多数成员由银行协会直接或间接控制。”

  后来,保罗在最后的版本中改为“董事会成员由美国总统任命”,但是董事会的真正功能由联邦咨询委员会(Federal Advisory Council)所控制,联邦咨询委员会与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工作。联邦咨询委员会成员将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决定,这一点被有意的向公众隐瞒了。

  另一个保罗要应付的难题是如何隐藏纽约的银行家将主导美联储这个事实。19世纪以来,美国中西部广大中小商人,农场主饱受银行危机的浩劫,对东部银行家深恶痛绝,这些地区的议员不可能支持纽约银行家占主导的中央银行。保罗为此设计了一套12家美联储地区银行构成整个系统的天才解决方案。在银行圈子之外,很少有人明白,在美国货币和信贷发放高度集中在纽约地区这一基本情况下,提议建议各地区联储银行只不过是给人造成中央银行的业务并没有集中在纽约的假象罢了。

  还有一个体现保罗深谋远虑之处的就是将美联储总部设在政治首都华盛顿,而有意远离它真正接受指令的金融之都纽约,以进一步分散公众对纽约银行家的顾虑。

  第四个保罗的困扰是如何产生12家地区美联储银行的管理人员,尼尔森.奥利奇的国会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他指出中西部的议员普遍对纽约银行家有敌意,为了避免失控现象,所有地区银行的董事应该由总统任命,而不要由国会插手。但是这造成了一个法律漏洞,宪法第一章第八节明确规定由国会负责管理发行货币,将国会排除在外,意味着美联储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宪法。后来果然这一点成为了很多议员攻击美联储的靶子。

  在经过这一番颇具匠心的安排以后,该法案俨然以模拟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的面目出现。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任董事,银行家做顾问,真是滴水不漏

---------------------
3.“黄金互助基金”(Gold Pool)

  在废除金银的货币地位的进程中,国际银行家采取了“先银后金”的战略方针。先取白银的主要原因在于到60年代初,世界上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还在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从美国货币系统中“摘除白银”只是一个局部手术,所遭遇的阻力和波及面都有限。

  黄金的问题则复杂和困难得多。在人类长达5000年的社会实践中,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国家,无论什么宗教,也无论什么种族,黄金被世人公认是财富的最终形式。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决不是凯恩斯等人几句轻飘飘的“黄金是野蛮的遗迹”就能化解的。国际银行家们非常清楚,黄金决不是普通的贵金属,从本质上看,黄金是唯一的、高度敏感的、深负历史传承的“政治金属”,处理不好黄金问题,是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金融风暴的。在白银战役尚未结束之前,必须稳住黄金这边的战线。

  由于美联储自3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美联储货币发行严重超量,超量的纸币在追逐有限的金银货币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推高了金银价格。在美国国内,由财政部负责出面压住白银价格,在国际上,必须有一个相对应的组织来代行财政部的功能,负责向市场抛售黄金,将汹涌的黄金攻势压制在滩头阵地。

  喷气飞机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银行家能够经常碰面,秘密商量对策。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于是成为他们著名的“巴塞尔周末”会议所在地。

  1961年11月,经过密集协商,国际银行家达成一个“高明”的计划,由美国和7个欧洲主要国家建立了“黄金互助基金”,它的主旨就是压住伦敦市场的黄金价格。该基金由参加国的中央银行出份子,总额为2亿7000万美元的等价黄金,其中美国最为财大气粗,独家承担一半,德国战后经济起飞,荷包也日渐鼓胀起来,加之战败国自觉矮人一截,所以认捐数额仅次于美国,达3000万美元。英法意都是2500万,瑞士、比利时与荷兰为1000万。由英格兰银行实际负责操盘,先由它自己的金库中垫支黄金,然后月末和其它入伙的央行按比例结算。

  “黄金互助基金”的首要目标就是如果金价超过35.20美元时,予以迎头痛击,绝不允许越雷池一步。35.20美元的价格中包括了从纽约调运黄金的运输成本。

  所有参与该基金的中央银行都保证不从伦敦市场上购买黄金,也不得从南非、苏联等第三国购买黄金,美国还保证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游说其它国家的中央银行也采取同样的政策。

  所有“黄金互助基金”的内容在当时均为最高金融机密,与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传统秘密会议一样,不得有任何书面记录,一张纸片的记录都不允许。任何协议都是口头达成,就如同老摩根以握手和口头协议来完成巨额交易一样,国际银行家们的口头承诺拥有同等甚至更高的约束力。[注7.10]

  在“黄金互助基金”开始运作的最初几年里,大获成功,甚至好到完全超出预先的想象。黄金生产大国苏联1963年秋农业严重歉收,不得不大量抛售黄金来进口粮食,苏联在1963年最后一个季度总共出售惊人的4亿7000万美元的等价黄金,大幅超过“黄金互助基金”的全部黄金家底,在21个月中, “黄金互助基金”的黄金弹药库暴涨到13亿美元,国际银行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注7.11]

  但是,越南战争的不断升级导致美联储不断加大美元的供应量,洪水泛滥的美元很很快就吞噬了“黄金互助基金”的盈余和大部分家底。法国眼看大势已去,率先退出“黄金互助基金”,不仅如此,法国政府加紧把手中的大把日渐丧失购买力的美元换成黄金,从1962年到1966年,法国从美联储手中兑换了近 30亿美元的黄金并运回巴黎储存。

  到1967年11月底,“黄金互助基金”总共损失了10亿美元的黄金,接近900吨。此时的美元已处在世界范围内的信心危机之中。

  约翰逊总统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想做点什麽了。

  在约翰逊总统身边有一群国银行家作为他的高参,他们反复向总统灌输一个主意,那就是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这样一点一点被其他国家吸干黄金储备,不如孤注一掷搏一把,拿出全部黄金家当,把伦敦金属交易市场给淹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黄金对美元升值的问题,重拾世界对美元的信心。约翰逊接受了这个近乎疯狂的建议,美联储的全部黄金储备被押上了这场空前规模的赌桌。上万吨的金砖被装船运往英格兰银行和纽约美联储银行,准备给看好黄金的全世界投机者一个惨痛的教训。如果计划顺利,英格兰银行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联手海量抛售黄金,造成黄金突然超量供应,将金价打到35美元以下,投机者势必陷入全面恐慌,并最终击穿他们的止损线,造成更大规模的抛售黄金。待彻底打垮黄金买家的人气之后,再以低价逐渐买回黄金,人不知鬼不觉地把黄金还回金库。这实在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在1968年年初的几个星期之内,该计划付诸执行。让约翰逊总统和所有人极度惊骇的是,市场全部吸收了黄金的卖盘。该役,美联储总共损失9300吨黄金。酷爱权力却输得一塌糊涂的约翰逊总统,不久即宣布不再竞选总统连任。[注7.12]1968年3月,“黄金互助基金”已陷入崩溃的边缘。

  3月9日,总统特别助理罗斯托(Rostow)在给约翰逊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

  大家(总统经济顾问)的结论是:一致反对让黄金涨价来应对当前的危机。多数人倾向保持‘黄金互助基金’运转,但是他们认为和欧洲方面协调有困难,很难恢复市场的平静。所以他们认为我们最终不得不关闭‘黄金互助基金’。大家的想法比较混乱,不知如和劝说非‘黄金互助基金’的国家与我们合作,他们觉得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排上用场。他们认为我们必须在30天之内对何去何从有一个清楚的想法并采取行动。

  评语:您可以看出,这些想法和我们的没有太大的不同。本周末的巴塞尔会议(国际清算银行)之后,我们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到欧洲人的想法。

  3月12日,在另一份备忘录中,罗斯托写道:

  总统先生:

  我对比尔.马丁(Bill Martin,美联储主席,刚参加晚巴塞尔会议)的理解是以下几点:

  1.对于黄金价格的变化,英国和荷兰人可能赞同这种选择(保持‘黄金互助基金’)。德国人犹豫不决。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人强烈反对。

  2.他达成了协议,大家追加5亿美元的黄金并以承诺另外5亿美元来保证基金的继续运转。(以目前伦敦市场黄金损失速度来看,这些黄金只能支持几天时间)

  3.欧洲人意识到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非常不愉快的选择。他们准备不得以时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让黄金随行就市。

  4.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国务院、美联储、和总统经济顾问们忙了一整天来考虑一旦我们宣布关闭‘黄金互助基金’后,各国以后如何协调。

  5.我们还不知道约福勒(财政部长)和比尔的个人观点。我们会在今晚或明早与他们交换意见。

  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离真相到来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3月14日,在黄金问题上,罗斯托进一步报告:

  您的高级顾问达成以下一致:

  1.现在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希望事情能有好转。

  2.我们这个周末需要在华盛顿召开一个“黄金互助基金”参与国的会议。

  3.我们将讨论:黄金在过渡期间的规则,保持金融市场持续的措施,加紧推行特别提款权(SDR’s)

  4.在过渡期间,我们将对官方央行美元持有者按原价兑换。

  5.如果不能达成任何协议,我们将中止官方美元兑换黄金,至少暂时如此。然后召开紧急会议。

  6.这将可能使世界金融市场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混乱,但这是唯一能迫使其他国家接受一个长远方案的办法。我们一致认为让黄金价格上涨是最糟糕的后果。

  您现在必须下决心是否立即关闭伦敦黄金市场。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挽救不了“黄金互助基金”破产的命运。1968年3月17日,“黄金互助基金”计划终于关门大吉了。伦敦黄金市场应美国要求关闭了整整两个星期。

  在美联储黄金大战惨败的同时,越南战争的情况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68年1月30日越南游击队对南越30个省的省会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甚至占领了西贡境内的一些重要目标,顺化古都也被攻陷。基辛格认为,这次进攻虽然北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是北越的最大败笔,游击队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飘忽不定的打法,而集中主力与美军打起了阵地战,在美军优势火力之下,游击队伤亡惨重。如果美军对业已失去了游击队掩护的北越主力部队进行大规模进攻,越南战场的前景可能会有根本改观,让基辛格扼腕长叹的是,约翰逊放弃了这样一次机会。此时的约翰逊在金融战场上的惨败,已经使他丧失了坚持越南战争的底气。

  伦敦黄金市场的惨败,让美国的决策精英们陷入了全面恐慌,坚持金本位的保守人士与要求废除金本位的主流派产生了激烈争论。但双方都认为在如此混乱的金融局面下,越南战争该收场了。

  于是,美国的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发生根本转变。1968年2月27日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预言”美国将会失败。华尔街日报质问“事态是否已经弄乱了我们原先可驾驭的目标?如果还没有准备好的话,美国人民应该准备接受越南事件的黯淡前景。”《时代周刊》3月15日说,“1968年已使得美国人觉悟到,在越南获胜,或甚至只有取得有利的局面,已经不是(美国)这一世界强权力所能及的了。”这时,熟睡已久的参议员们也苏醒过来,富布赖特议员开始质疑:“政府有权不经过国会同意就扩大战争吗?”曼斯菲尔德则宣布:“我们在一个错误的地方,从事一场错误的战争。”

  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宣布对北纬20度线以北地区中止轰炸行动,他还表明不再增派大量军队前往越南,并宣称“我们在越南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消灭敌人”。他又宣布放弃竞选连任总统。

  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

  货币学家们在反复发作的美元危机中始终坚称是黄金短缺造成了货币危机,从金本位的历史来看,这显然是倒果为因,黄金短缺并不是问题的原因,无节制的美元过量增发才是危机的根源。和白银价格长期被压制一样,黄金价格被长期扭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于造成黄金产量不足的窘境。当危机来到时,奇怪的是人们通常采取的竟是掩耳盗铃的伎俩,而不是诚实地面对问题的本质。在“黄金互助基金”打光所有“子弹”之后,国际银行家们又想起凯恩斯在40年代最早提出的“纸黄金”的思想,对之加以重新包装,最后提出“特别提款权”这个“伟大发明”。

  正如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克.鲁夫所指出:“同时,货币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玩意儿来掩盖美国货币的破产状态的事实。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被分配到一种特殊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为了不引发通货膨胀,特别提款权必须被严格限量。这样,甚至在特别提款权的扶持下,美国仍然无法偿还它的美元债务的一小部分。”

  但是华尔街则是另一派喜气洋洋的面孔,它欢呼这是个现代金融史上的创举:

  美国获得了纸黄金的胜利

  财政部次长保罗.沃尔克满面笑容地告诉新闻媒体,‘我们终于实施了它(特别提款权计划)。”华尔街日报欢呼这是美国经济学派的一个重大胜利,因为它是对老旧的黄金必须是货币价值的唯一指挥棒和经济万能药的直接打击。

  但是,华尔街日报忘了说既使是特别提款权也是以黄金含量来定义的,所以黄金仍然是货币的指挥棒,而且特别提款权不能被“贬值”。

  对于特别提款权,李普斯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总有一天,它(特别提款权)会被历史学家与约翰.劳(JohnLaw)的密西西比阴谋所造成的‘南海泡沫’一样并列在人类伟大‘发明’之列。把它定义为等同黄金而却不能兑换成黄金简直可以申请荒谬专利了。任何纸币或信用单位只有在固定比例下毫无限制地可兑换黄金才能被视作‘等同于’黄金。

  德国经济学家帕尔义对‘纸黄金’的概念也提出了尖锐地批判:

  这种新的SDR储备货币只能在世界范围内刺激更加鲁莽的金融扩张和通货膨胀。采用SDR是通货膨胀分子的胜利。它搬开了挡在完全受控制的‘世界货币’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石头,它永远不会在世界上‘短缺’。

  1969年3月18日,美国国会取消了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必须拥有25%的黄金支撑的强制要求,这一行为切断了黄金和美元发行的最后法律强制关系。

  世界离最后的真相不远了。

  尼克松不理解或不想去理解黄金何以如决堤的江河奔涌外逃,无论美国政府如何阻挡都无济于事。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收支账目出现了爆炸性的赤字,美国实际上已无力保持对黄金的固定汇率。不是黄金数量太少,而是美国的银行系统创造出了太多的美元。

  约翰.埃克斯特讲述了这场黄金决战的最后一段故事:

  “1971年8月10日,一群银行家、经济学家和货币专家在新泽西海边举行了一次非正式讨论,探讨货币危机问题。大约下午3点,保罗.沃尔克的车来了。他当时是财政部次长,负责货币问题。

  我们在一起讨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你知道,我一向支持保守的货币政策,所以我所提出的大幅提高利率的意见被大多数人否决了。其他人认为美联储不会放慢信贷扩张,担心会导致衰退甚至更糟。我又建议提高黄金价格,保罗.沃尔克认为有道理,但是他觉得国会很难通过。像美国这样的世界领导人不愿意向他们的人民承认货币被贬值的实际情况,不论问题有多严重。这实在是太让他们尴尬了,到这时为止,我们所遇到的(货币)危机,人民大多还毫无知觉。这不像是 1933年国家处在紧急状态下,罗斯福可以为所欲为。

  这时,保罗.沃尔克转过来问我,如果我来决策应该怎样做。我告诉他因为他不愿升息,又不愿黄金涨价,那就只有关闭黄金兑换窗口,继续以35美元一盎司出售国库的黄金已经毫无意义了。5天以后,尼克松就关闭了黄金窗口。”

  当黄金和美元的最后一丝联系在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总统斩断之后,国际银行家终于如愿以偿。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这个世界第一次一起进入法币时代,这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究竟是福是祸,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在挣脱了黄金这一紧箍咒之后,果然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信贷扩张时代,货币发行已达到毫无节制随心所欲的程度,到2006 年为止,美国的政府、公司和私人欠债总额已经高达44万亿美元,如果按照5%的最低利息估算,每年仅偿还利息就高达2万2000亿美元。

  问题是这样的债务已经到了无法偿还的程度,而债务又必须被偿还,如果不是欠钱的人还,就是借钱的人还,更糟的是,最后会由辛勤劳动的世界各国纳税人来偿还。




货币战争



4.“经济刺客”与石油美元回流(The Recycling of Petrodollars)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10月16日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和4个阿拉伯国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时宣布油价上涨70%。此举对7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科威特的阿拉伯国家部长会议上,伊拉克代表强烈要求锁定美国为主要打击目标,他建议其他国家一起没收美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商业财产并实施国有化,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从美国的银行系统中撤出所有资金,他认为这将造成美国陷入29年以来的最大经济危机。虽然这些过激的提议没有被采纳,但在10月 17日他们达成了削减5%的石油产量,并持续每月减少5%的产量,直至他们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

  10月19日,尼克松总统要求国会立即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紧急援助。10月20日,沙特和其它阿拉伯国家宣布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国际石油价格应声暴涨,从1970年的1.39美元一桶原油冲到1974年的8.32美元。虽然石油禁运只持续了5个月到1974年3月结束,但是,这次事件极大地震动了西方社会,他们一致认为,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度发生。

  国际银行家则千方百计地谋划让流进沙特等国的石油美元必须流回美国。

  经过仔细分析,美国决定采取“分而制之”的策略,从内部分化和瓦解中东石油出产国。而主要突击方向被选定为沙特。沙特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盛产石油,地处中东腹地,伊朗、叙利亚、伊拉克、以色列等强邻环伺,军事防御力量极端单薄,沙特王室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洞察了这一弱点之后,美国向沙特提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拉拢条件,全面的政治支持,必要时的军事保护,并提供技术支援、军事训练,以确保沙特王室永续存在。条件是,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沙特必须用赚来的石油美元购买美国国库券,确保美国的石油供应,石油价格波动必须经过美国认可,如果伊朗、伊拉克、印尼或委内瑞拉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沙特有义务弥补由此产生的石油供应量,沙特还需要从中“劝阻”其它国家对美国的石油禁运。

  “经济刺客”帕金先生被派往沙特去做这个计划的具体操盘手。作为一家世界著名工程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帕金先生的任务就是“尽最大的想象力来使大量投资在沙特经济中显得非常有前景,前提是,必须由美国的工程和建筑公司中标。”

  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帕金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沙特首都利雅得大街上的羊群与现代化的气息差距太大,大规模城市建设能够赚回很多石油美元。另一方面,帕金深知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学家大声疾呼要求对石油进行深加工,拥有自己的石油精炼工业,以获得比出售原油更高的利润。帕金想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从处理羊群入手,石油美元收入可以用来支付美国最昂贵的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备,美化利雅得的市政建设也需要大批高精尖的美国产品。在工业方面,石油美元将被用于运输原油,加工原油的基础设施方面,巨大的石油加工工业区将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它们的四周则是大型工业园,大型发电厂,变电输电系统,高速公路,石油管道,通讯系统,机场,海港改造,和与之配套的巨大的服务业体系。

  在帕金的计划中分成了两大类项目,一类是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合同,一类是长期服务与管理合同,MAIN、Bechtel、Brown& Root、Halliburton、Stone&Webster等美国各类公司将在未来几十年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帕金还想到了更远的前景,保护阿拉伯半岛所产生的巨大产业链。美国军事基地建设,国防工业合同和其它相关的一切活动的合同,还包括更加庞大的管理与服务合同。而这一切又会产生新一波的工程建设合同,诸如军用机场、导弹基地、人员培训中心等所有与之相关的项目。

  帕金的目标是,不仅要让石油美元绝大部分流回美国,还要使这笔巨款所产生的利息收益全部花在美国公司身上。

  沙特人会对这样“现代化”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市容倍感骄傲,其它欧佩克国家将艳羡沙特如此迅速地变成了一个“现代国家”,然后这一套计划在被用于其它国家。

  帕金的出色计划和游说能力令幕后大老板非常满意,在这样一个大计划之下,基辛格博士于1974年来到沙特,最终敲定了石油美元的大政方针。

  脱离了金本位庇护之下的风雨飘摇中的美元终于找到了石油这个避难所。




货币战争



5.里根:离心脏仅一毫米的子弹打碎了金本位的最后希望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金本位已经被全面废除,除了瑞士金法郎等极少数国家,黄金与纸币已经全然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最让国际银行家吃不香睡不好的还是黄金的价格在整个70年代的持续上涨,防止金本位复辟乃是最高优先极的工作。

  1975年1月1日,为了向世人展现黄金不过是一种普通金属,增加人们对纯纸币美元的信心,美国政府决定解除对美国人民实行了长达40年的黄金持有禁令。其它国家对黄金则采取课以重税的办法来减少人民对黄金的需求,有的甚至征收高达50%的黄金增值税(Value Added Tax)。美国人在黄金消失了40年后,已经对黄金非常生疏了,再加上购买的繁琐与不便,黄金解禁并没有产生预想的紧张局面,国际银行家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当后来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看到前中央银行家约翰.埃克斯特手中玩弄的金币时,不禁好奇地问道:“约翰,你的金币是从哪里买的?”

  欧内斯特.威尔克在《为什么要黄金》一书中点出了国际银行家打压黄金的实质:

  “从1975年开始,美国在IMF的主要成员国的配合下开始了‘打压’世界黄金市场的征途。打压黄金价格的目的在于使主要国家的人民信服纸币比黄金更好。成功的(控制黄金价格)的操作,将确保超量发行纸币的过程能够无限进行下去。”

  经济学家们也异口同声地认为在失去政府官方的购买需求之后,黄金会被证明是一种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有些人甚至认为25美元一盎司才是黄金的“内在价值”。

  1975年8月,为了进一步消除黄金的影响力,美国和西方工业国决定各国的黄金储备量不再增加,而IMF的黄金需要抛售5000万盎司来压低金价。但是黄金价格依旧坚挺,并在1979年9月冲到了430美元一盎司,此时的金价比起1971年布雷顿体系解体时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十几倍。

  美国财政部于1975年1月开始第一次拍卖黄金,后来从30万盎司的拍卖量增加到75万盎司,仍然难以抵挡黄金的买盘。只有当财政部1978年 11月宣布空前的150万盎司的拍卖量时,市场价格才少许回落。到1979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终于撑不住了,宣布定期拍卖改为“意外”拍卖。

  400美元的黄金价格被普遍认为合理地反映了美元从1933年以来严重超量发行的事实,应该是稳定而可持续的价位。

  但是1979年11月爆发的“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了黄金的长期价格走向。美联储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宣布冻结伊朗在美国的黄金储备,这一举动让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从心底冒出一丝寒意,如果伊朗的黄金可以被冻结,大家存在美国的黄金也都不安全。于是各国纷纷购买黄金并直接运回本国储存。伊朗更是惊恐万状地在国际市场上狂买黄金,伊拉克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超级买家的行列,金价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跳上了850美元一盎司的云端。

  目睹了这一切沧桑巨变的里根总统,开始确信只有恢复金本位才能挽救美国经济。1981年1月,里根上任伊始就要求国会成立“黄金委员会” (Gold Commission)研究恢复金本位的可行性。此举直接触犯了国际银行家的禁区,1981年3月30日,入主白宫仅69天的里根就被一名叫辛克利的追星族,为了吸引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一枪打中,子弹距心脏仅1毫米。当然,和绝大多数刺杀美国总统的凶手一样,此人被认为神经有问题。

  (1981年3月30日,里根被刺)

  这一枪不仅打明白了里根总统,也打碎了恢复金本位的最后希望。1982年3月,17人组成的“黄金委员会”以15比2的差距,否决了金本位的思路,里根总统赶紧“从善如流”。

  从此,再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敢动金本位的念头了。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本章导读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本章导读
  
  白银在50多种语言中都与钱是同义词。白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是主要的货币。自鸦片战争至清末的50多年时间中,屡战屡败的中国,各种不平等条约签了1000多条,累计赔款总额达到10亿两白银。一贯喜欢金币的西方人为什么不首先掠夺中国的黄金呢?为什么鸦片不被推销到印度、非洲、美洲,偏偏卖到中国来呢?20世纪30年代,美国用高价收购了世界上大部分白银。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官方与民间白银储备的巅峰时期,却突然开始废除白银的货币职能,为此,不明缘由的肯尼迪总统因反对废除白银货币而命丧黄泉。此后,美国政府开始大批抛售白银。打了这么多年仗,花了那么大的本钱,连抢带买搞来了那么多银子,刚聚得差不多了,却又开始当破铜烂铁一样地全给贱卖了。上至美联储,下至一些大银行都在通过不同方式来大规模做空白银以拼命压低银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本章将为您揭开其中的惊人奥秘。通过剖析白银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您将不仅可以获得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满足,更能够领悟到一个有生以来从没遇到过的重大投资机遇。
  未来的20年,将是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天覆地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以美元为代表的债务货币与以真金实银为代表的诚实货币两大板块激烈碰撞的时代。它们碰撞的结果,一个逐步没落,另一个则冲天而起,平步青云。在美元与金银两大板块剧烈碰撞的过程中,智者应该将资金投向不断抬升的一方。它将像喜马拉雅山的崛起一样,把您的投资推上回报的巅峰!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9月18日下午2点,世界金融体系几乎崩盘!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9月18日下午2点,世界金融体系几乎崩盘!
  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国人几乎完全不了解在那一时刻,全世界人民的财富面临着怎样一场浩劫。是的,这不是科幻大片的“盗梦空间”,更不是金融系统的灾难演练,而是真实发生在现实中的金融噩梦!全世界都在美元崩盘的鬼门关前梦游了一把,可绝大多数人至今都根本不知道!
  这是一场发生在现代史上最恐怖的超级规模的“银行挤



無頭像
真一本体
等待驗證會員


帖子 936
註冊 2012-5-23
用戶註冊天數 4349
發表於 2012-12-25 23:10 
119.178.43.13
这是一场发生在现代史上最恐怖的超级规模的“银行挤兑”事件!时至今日,这一天所发生的细节仍被严格地保密着。
  最早透露这一事件的是美国民主党众议员保罗·坎卓斯基,2009年2月,他在美国C-SPAN电视台做访谈节目时泄露出这一惊人的消息。
  “星期四(2008年9月18日)上午11点,美联储发现美国货币市场中,高达5500亿美元的资金在1∼2个小时之内被国际投资人‘疯狂挤兑’。
  财政部紧急开放救助窗口,立即注入了1050亿美元试图阻止疯狂的资金抽逃风潮,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根本无济于事。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电子银行的挤兑事件。
  财政部决定停止所有交易,紧急冻结所有账户,并宣布美国政府担保每一账户25万美元资金的安全,以阻止恐慌的蔓延。
  如果他们不采取这些措施,到下午两点,美国货币市场中的5.5万亿美元将被全部挤兑一光,美国经济系统将完全崩溃,24小时之内,世界经济体系也将彻底瘫痪。
  如果这一情况真的发生,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经济版图和政治体系将变得面目全非。”
  美国参议员詹姆斯·因赫费在俄克拉何马州突沙市的电台采访时提到,时任财政部长的保尔森规劝国会议员们通过拯救华尔街的相关法案时,甚至威胁如果议员们投了反对票,美国可能会出现重大社会动荡,政府将不得不宣布军事管制。
  美国社会进行全面军事管制?这恐怕是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场景。什么样的危机会导致社会陷入如此混乱的局面呢?这就是美元危机!
  要理解美国货币市场被挤兑将导致美元危机,我们必须首先理解货币市场在美国经济中的重大作用。
  与中国的企业不同,美国企业短期借贷很少求助银行,一是手续麻烦,二是费用较高。当企业需要270天以内的短期借贷时,它们往往使用短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在货币市场中直接融资。这些商业票据就是一种借条,一般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发行简单而方便。即便企业当天需要钱,只要一早通知商业票据交易商发行“借条”,当天下午就可以拿到现金。因此,企业往往把工资发放、原料采购、运输仓储、房租水电等公司运转的短期费用支出,与公司中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加以区分,短期资金主要依靠商业票据融资,长期资本往往投资于回报更高的资本市场,以便把公司账户中的每一分钱的效力全部调动起来。可以说,美国几百万家公司的日常运转一刻都离不开商业票据和货币市场。除了商业票据之外,短期国债、联邦基金、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大额存单等各类短期票据都要依靠货币市场来进行交易。
  如果5.5万亿美元的美国货币市场遭到国际投资人的疯狂挤兑,几个小时就全面干涸的话,那么美国的几乎所有公司和企业、金融机构、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将顷刻全面断裂,24小时之内,我们将看到的惊人景象是:·美国金融市场崩盘,股票暴跌、债券价格狂泻、全国的金融机构资金往来与清算停摆,银行无法运作,自动取款机停止取钱,银行的公司与个人账户全面冻结。
  ·银行里恐慌的人群大排长龙,气急败坏的客户破口大骂,少数激进分子开始捣毁自动取款机。
  ·很多公司的生产、物流、运输、采购、仓储体系瘫痪,因为公司无法支付各种费用。
  ·各大超市出现现金抢购,因为消费者无法刷卡购买。
  ·政府公务员、警察、群众一起上街游行,交通基本瘫痪,因为他们拿不到工资,汽车无法加油。没有存现金的家庭无法购买食品和药品。愤怒的人群开始骚乱。
  ·学校、医院、办公大楼陷入缺电和停水的境地,因为无法支付电费和水费,发电厂、自来水公司出现停顿,因为他们无法支付生产原料的费用。
  ·大批的美国战斗机无法升空、军舰无法出航、坦克、汽车无法行驶,因为军方账户的钱由于政府短期债券融资停摆而出现资金冻结。
  ·美国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
  24小时之后,灾难开始波及全世界。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陆续开盘,在得知美国惊人的消息后,所有金融产品的价格全面崩盘。各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与清算完全陷入混乱,中国的出口商拿不到货款而拒绝货物装船,中东的石油出口因没钱而停顿,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宣布终止,印度的海外呼叫服务中心没人接听电话,欧洲央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紧缩银根,欧洲多国政府债券再融资失败而宣布冻结公务员工资,欧洲工人示威罢工,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取消航班……
  当9月18日的世界金融市场陷入上述恐怖遐想的同时,投资机构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试图抓住逃亡的一线生机时,本能地扑向了货币灾难中的“诺亚方舟”——黄金和白银!
  黄金在9月18日前后,每盎司一口气暴涨了近100美元,创下黄金市场有史以来的惊人纪录;白银更是直线飙升了20%以上,令所有投资人目瞪口呆。而同一天的其他大宗商品,包括其他贵金属则普遍走软。
  换句话说,当世界货币与金融体系真正出现重大危机时,人们的本能并不是去抢石油、钢铁、铜或锌,而是直接扑向黄金和白银。毫无疑问,黄金和白银在这个货币灾难面前,立刻呈现出它们久被遗忘的货币属性!
  黄金不必多说,自金融海啸以来,人们已经普遍开始接受了黄金的货币属性。真正令人惊异的是白银!同黄金一样,白银是不折不扣的真正的货币金属,虽然它的货币属性在2008年9月18日只是银光乍现,但随着美元“周天子”的日渐衰落,白银的货币属性将异军突起,其光芒将直逼令人炫目的黄金。
  白银的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银货币国家,曾经是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的核心。但是,今天的国人对未来的白银将给中国带来怎样巨大的战略机遇却认识模糊。
  白银不仅曾经是世界货币,白银还将为中国的崛起创造重大的战略机遇!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曾经的世界货币
  
  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写道:“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16∼17世纪的欧洲人在世界贸易中的主要业务就是倒卖白银、黄金和商品,因为他们在兴旺的亚洲市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售,主要是他们本国生产的产品没有竞争力。[1]
  中国自明代以来一直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而当时中国本身并不是世界白银生产大国,那么明朝为什么会选中了白银作为货币呢?而中国的白银又是从何而来呢?
  白银成为明朝的主要货币并非源于自愿的选择,而是形势比人强的结果。明朝以前的宋、金、元都曾尝试过用纸币替代贵金属作为主要货币,而结果却惊人地相似。由于人性贪婪的铁律,货币一旦脱离商品属性,就失去了天然的刚性制约,大规模滥发纸币弥补财政赤字的财富掠夺,最终以恶性通胀、税收枯竭、财政崩溃和帝国垮台来收场。明朝初年也曾尝试前朝的纸币试验,发行了明宝钞,至1522年,纸币贬值到原来的2‰,通胀肆虐,民怨沸腾。明政府终于被迫放弃了纸币制度,转而恢复了金属货币制度。从宋到明,经过近500年的纸币制度实验,历史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不靠谱。
  摆在明朝面前的金属货币选择不外乎金、银、铜三种,金太贵,而铜太贱,所以白银作为唯一的候选人,成为了地地道道的“人民的货币”。
  问题是,缺少银矿的中国从哪里去获得大量的白银来充当货币呢?答案就是世界贸易。
  如果把世界贸易体系形象地比作是巨大的水车系统,那货币就是驱动水车齿轮旋转的激流。货币供应量越大,水车周转速度越快,世界贸易的规模也就越大。从16世纪到19世纪,驱动世界贸易体系运转的货币正是白银。
  1581年,明朝首辅张居正在全国开始推行“一条鞭法”,从役法和田赋入手,从保证政府赋役的愿望出发,逐渐把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并将税收的最终结算货币定为白银,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白银公共需求。
  十分巧合的是,1545年和1548年西班牙人在秘鲁和墨西哥先后发现巨大的银矿,加上日本的白银出口,这三个国家巨大的白银供应构成了驱动世界贸易齿轮旋转的强大力量。
  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产业莫过于茶叶、瓷器和丝绸,在世界市场中几乎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中国向欧洲出口的瓷器占全部瓷器出口值的50%,以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名号就是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丝绸也是中国出口的重量级产品,“从中国出口丝绸数量超过人们的想象。每年有一千英担输出到葡属印度群岛和菲律宾,它们装满了15艘大船,输往日本的丝绸不计其数……”[2]
  由于中国白银稀缺,从而使中国明代出现了银贵金贱的局面。17世纪初,广州的金银价格比为1:5.5到1:7,而西班牙则是1:12.5到1:14。中国的银价是西班牙的2倍。刚在美洲发现超大银矿的西班牙商人,在发现这一巨大的货币套利空间之后,大喜过望,成群结队的欧洲商人,带着他们从美洲掠夺的巨额白银登上了驶向中国的航船。正是这种白银—黄金的套利冲动,鞭策着巨大无比的世界贸易巨轮开始全速转动。
  尽管欧洲从17世纪开始了工业革命的步伐,机器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它们的主要产品——纺织品,在中国并没有竞争力。一方面由于长途海运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历朝历代对内河航运,特别是大运河的长期持续投入,有效地降低了中国本地商品的运输成本,从而大大增加了本地商品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纺织业在明末清初已达到相当的生产规模,据西方传教士估计,在17世纪末,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织布工人达到20万之多,提供纱线的纺纱工人更高达60万之众。产业规模效应及低廉的运输成本使得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丧失了竞争的机会,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后期。
  在这种态势之下,欧洲的商船主要运送的商品就是美洲的白银,到达中国之后,用白银换回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并且用“昂贵的白银”兑换“便宜的黄金”,再运到印度采购印度的商品,最后满载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回到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欧洲人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近400年的时间里,主要从事的就是掠夺美洲白银和国际倒爷的工作。不夸张地讲,掠夺美洲白银成就了欧洲发达的第一桶金。而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显然是在中国,中国出口商品,进口货币,从而确立了白银本位的货币体系。证明中国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的办法很简单,这些白银一旦到了中国就再也不离开了,成为中国货币供应的主体部分,直到英国人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为止。
  据估计,从1545年发现美洲银矿到1800年,美洲总共生产出13.3万吨白银,其中75%(约10万吨)运到了欧洲,欧洲通过亚洲贸易,将3.2万吨白银最终送到了中国。如果加上直接从美洲运到中国的白银和日本对中国的白银出口,则中国通过世界贸易获得了4.8万吨白银[3]。有趣的是,6.8万吨的美洲白银涌入欧洲(扣除运往中国的3.2万吨),带来了长时间的通货膨胀,而进入中国的4.8万吨白银却没有造成明清时代的明显通胀,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当时的商品经济远比欧洲发达,货币增加刺激了商品供应的大幅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被有效地抵消了。
  自从白银来到中国并登上货币之王的宝座,中国历史上宋、辽、金、元及明初近500年反复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痼疾,再也没有复发过。1935年以后,蒋介石废除了银本位制度,法币改革和金圆券纸币的发行,再度引发了超级通货膨胀,并最终失去了政权。
  回顾历史,如果这400年中有哪种货币堪称世界货币,进而推动了世界贸易齿轮转动的话,白银将是唯一的候选人。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美元纸币能保值吗?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美元纸币能保值吗?
  
  什么是钱?什么是财富?这个问题是认清美元本质的首要问题。伟大的思想家与众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常人司空见惯和熟视无睹的重要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思考。“苹果落地”这个人们千百年来毫不在意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现象,在牛顿的头脑中却激发了对万有引力的大彻大悟。“时间”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概念,在爱因斯坦的心中却回味无穷,最终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在金钱社会之中,为挣钱而忙碌一世的芸芸众生们,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深入细致地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钱”?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真有那么一些人对什么是钱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可惜的是,这些探讨不仅没有产生能与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相媲美的伟大金融货币理论,反而是越整越糊涂。因为钱这东西与“时间”、“引力”这些纯粹的物理概念不同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性贪婪这个难以测定的变量的影响。学者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货币理论,互不兼容,矛盾百出。银行家们却趁机浑水摸鱼,将整个西方金融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向歧途,以至于最后走火入魔,诱导了整个世界走向巨大的金融危机。
  经典意义上的钱的概念是相当清楚的。钱是一种已经存在的、具有稳定价值的、便于用做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它具有以下特性:数量有限,容易计量,便于交换,不易伪造,市场公认,并可长期保存。许多符合上述特性的商品都可以成为“钱”。与上述定义和特征符合得最好的商品就是最好的“钱”。黄金和白银就是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经过数千年反复比较和实践,不约而同地选择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最好的“钱”。由于它们本身都具有特定的内在价值,并防水、防火、防腐、耐磨,能够长期保存,所以可以作为价值的储藏。由于它们都便于携带、分割和计量,并难以伪造,所以可以成为最方便和最可信赖的商品交换媒介。由于它们的价值稳定又便于计量,所以他们最适合作为价值的尺度。又由于它们是已经存在的有实际价值的商品,所以是不需要任何担保,不需要任何强制,不会因政府更替、法律变化、经济危机、天灾人祸等各种不可抗力而作废的最可靠的“钱”。而且越是在动乱时期,黄金白银就越是成为人们保护财富的“诺亚方舟”。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正因为如此,黄金白银是“钱”的最高形式,是当之无愧的、万民拥戴的“货币之王”。
  什么是财富呢?财富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劳动所创造出的各类商品。货币则代表着对这些劳动成果的“索取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获得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当这种“索取权”被转让时,它充当了“支付手段”;当某种“索取权”被普遍接受时,它就成了“交易媒介”;如果持有“索取权”的人选择延迟兑现时,它就实现了“财富储藏”的功能;最终这种“索取权”被要求兑现时,它能够完好无损地获得别人等价的劳动成果,那么这种“索取权”就是优良的“价值尺度”。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货币与财富的完美对应关系。其实,在货币的四大功能中,最核心的就是“财富储藏”的功能。越是拥有完好无损的财富延迟兑现能力的货币,就越能实现“价值尺度”的重要作用,在市场中就越受欢迎,也就越容易流通,从而成为优质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彻底废除货币的商品属性将导致“财富储藏”功能的紊乱和失调。任何货币,一旦脱离货币的商品属性这一铁律,最终都难逃不断贬值的下场。黄金和白银所代表的“经典意义的钱”,就是货币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历史上看,帝国在其势力上升的周期,经济发达,贸易活跃,军力鼎盛,帝国疆界扩张,货币购买力稳定,货币流通域扩大,贷款利率低廉。随着统治阶级的腐化,帝国内部矛盾激化,生产能力下降,外部征战不断,财政支出剧增,而税收逐渐不足,导致维持帝国存续的综合成本日益上升。此时,帝国往往首先从贬值货币入手,试图减轻财政压力。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无论是古代稀释货币的含金量,还是现代的货币“量化宽松”,正是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源。
  当代西方货币理论最本质的“发明”,就是用以债务为抵押的信用货币,取代黄金白银这些不会因债务违约而丧失价值的真正的钱。他们首先是通过战争或鸦片贸易等方式,将世界上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之国家的白银洗劫一空,从而废掉了银本位。继而又采取将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办法,初步建立世界货币的兑换体系。然后再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从而废除了金本位。让以美元为代表的法币,成为不受金银约束的世界储备货币。我们现在使用的美元是没有任何真实价值定义的货币,这种货币在英文中叫做“currency”,其基本含义就是流动性。它只是便于商品进行“流动”的媒介。这个媒介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它可以是纸币,也可以是支票,甚至就是电脑中的一个数字。它是临时用来兑换价值的凭证。其本质就是一张欠条,它不能保证未来真的就能百分之百地兑换到原先的价值。因为它是欠条,如果别人赖账,欠条就成了白条。现在当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了黄金白银才是千百年来最可信赖的真钱时,常把信用货币这种欠条与钱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以为这种欠条就是钱。挣钱就是挣这种欠条,存钱就是存这种欠条。其实在信用货币体制下,人们挣到手的和存起来的这些假定能够兑现的欠条,在欠条不违约时,它就有完全的价值,在欠条部分违约时,它就只有部分价值,在欠条完全违约时,它就一文不值。
  纯粹纸币的试验往往在初期能获得惊人的良好效果,但最终这些纸币都贬回到它们的原始价值,那就是纸张的成本!纯粹纸币的制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测试人类贪婪本性的试验。无论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政府还是私人之手,也不管执行货币政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些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贪婪本性究竟值不值得信赖!整个人类历史表明,贪、痴、嗔乃是人性中无法自我超越的本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完全没有来得及被社会风气污染的婴儿的表现,就会发现其贪、嗔、痴的内质其实早有端倪。
  这就是我们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找不到任何一种能够保值的纸币的根源。
  北宋的交子,从公元1023年到1160年,货币发行准备金从1/3降到1/60。到南宋末年,通胀率高达20万亿倍!财政彻底崩溃,国家战争动员能力枯竭,王朝覆灭。
  金朝发行纸币70余年,物价上涨6000万倍,终至民心大乱,财富创造绝迹,同样是货币体系先于帝国崩溃。
  元朝开始发行宝钞不过20多年,货币就剧贬为原值的1/10。到了元末,米价竟涨到元朝初年的6万多倍,宝钞制度彻底崩溃,元政府已无力控制财政和税收,国力日衰,最终灭亡。
  明朝对纯粹纸币制度的实验又持续了150年之久,到1522年,明宝钞贬值为原来价值的2‰,通货膨胀肆虐。明政府终于“从民便”,被迫放弃了纸币制度,转而恢复了白银货币,帝国江山才得以维系到1644年。
  1716年,法国第一次约翰·劳的纸币试验,导致4年后法国倾家荡产;1790年,法国大革命后的第二次纸币试验,5年后通胀率高达13000%,结果民心大乱,导致了拿破仑的上台;1937年的第三次纯纸币试验,12年后法郎贬值了99%。法国人只有自嘲地说,法国人有两个传统:一是投降特别快;二是货币贬值特别快。
  德国魏玛共和国的纸币马克试验,从1919年1美元兑换12马克,到1923年1美元兑换4.2万亿马克,4年走到了它的生命尽头。
  如果人类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化,今天的美元不过是在重蹈历史的覆辙。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美联储的“妙计”:放手让黄金暴涨
  
  美联储和所有西方的中央银行一样,喜欢幕后操作。他们防范政府干预,他们讨厌国会插手,他们更不喜欢人民大众了解细节,他们号称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就好像全社会的货币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决不容他人觊觎。
  美联储决定利率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公开”二字,实在具有讽刺意味,因为他们每年8次会议的内容并不打算公开,而是要等到5年以后才“解密”,并且这些会议的内容纪要已经被过滤或“修缮”过了。美国《1976年阳光法案》,明确要求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组织,必须即时向公众开放所有正式会议的详细且未经修改的内容速记和原始录音,但美联储从1976年到1993年的17年中,一直误导国会,声称他们的会议原始纪录都被销毁了,只保留了“修缮”后的内容纪要。公众只有等到5年以后,才能从被“过滤”的纪要中去猜测当时会议现场的讨论细节。
  美联储的大佬们除了关注利率等问题之外,还对一样东西颇有兴趣,那就是黄金。
  (1993年5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纪要)
  安格尔:我想事情可能会这样发展。我不认为我们应该将利率提高300个基点,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我非常肯定黄金价格将会开始一个猛烈和快速的(下跌)。金价下跌将会如此快速,你不得不到黄金行情屏幕上去见证这一切。如果我们提高利率100个基点,黄金价格肯定会掉头向下,除非情况恶化到超过了我的想象。如果我们提高利率50个基点,我不知道黄金价格将会如何,但我肯定会对此非常好奇(笑)……人们会说黄金价格上涨是因为中国人开始购买,这是最傻的看法。黄金价格主要是由那些对法币系统没有信心的人所决定,他们拥有黄金是为了在危险时刻逃离纸币。现在如果每年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只占黄金总存量的2%,那么一年10%的黄金产销量变化是不会对黄金价格产生太明显的影响的。但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态度将会改变(黄金价格)。
  格林斯潘:如果我们是在面对市场心理的问题,那么我们使用的(黄金)温度计,在测量(通胀预期)温度时也会改变温度本身。我曾向穆林斯先生提出,假如财政部在市场上卖出少量黄金,市场将如何反应的问题。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试验,如果黄金价格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黄金)这个温度计不仅仅是测量(通胀预期)的工具,而且它也将会改变(市场对通胀预期的)基本心理。
  (1994年12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纪要)
  乔丹:我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胀预期。这显然反应出我们(的美元)缺少名义上的(货币之)锚。这意味着政治上宣称维持强势美元将会有所帮助。如果不管怎样我们能够实现真正的金本位的状态,而没有实际使用黄金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将美元购买力稳定的理念(深植于)人们的脑海里。假以时日,我们现在面临的(通胀预期)短期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处理。
  (1995年7月的会议纪要)
  格林斯潘:我想我明白了(笑)!你告诉我从财政部发行的特别提款权(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抵消了他们(财政部)对美联储的负债,这是纯粹的资产置换,所以财政部对公众的负债同时减少了同样的数额。是这样吗?这倒是同时解决了乔丹先生的问题(笑)。
  乔丹:我能对此谈谈我的看法吗?(70年代)当我们把黄金的价格从35美元一盎司提高到38美元,直到42.22美元的过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财政部因为这两次所谓的(美元)“贬值”行为,获得了10到12亿美元的意外之财。我的问题是,当我们将特别提款权进行货币化时,应该按照什么样的价格?你说我有一项资产在我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我却不知道它的价格。
  格林斯潘:(特别提款权的价格)大约是42美元。
  杜鲁门:是42.22美元,它与黄金的官方价格一致。
  乔丹:我们是用官方黄金价格计算特别提款权吗?
  格林斯潘: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调高黄金价格来降低公共负债压力吗?这样做确实可以使公共负债明显下降。
  乔丹:我本来尽量不愿意提及此事,公众其实害怕有人想这么干。
  格林斯潘:可惜太晚了,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
  乔丹:5年以后(会议纪要解密期),公众将会知道这件事。
  从这些美联储大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黄金始终是国际银行家们的一块“心病”。从历史上看,玩纸币必然经历三个阶段:玩实力,玩信心,玩赖皮!当帝国实力殷实财大气粗时,强大的财富创造力足以确保纸币的商品兑现能力,纸币是有底气的。当帝国过度扩张力不能及时,财力日渐短绌,则必须玩10个瓶子5个盖的“杂技”,纸币无法完全兑现商品,通货开始膨胀,此时就进入玩信心的阶段。等到帝国财富已被淘空只剩下一副空架子时,纸币丧失了公信力,恶性通胀发作,此时帝国就只有玩赖皮了。
  从美国立国到1971年,美元是玩实力的阶段,一度占到全球GDP一半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确保了美元的信用,所以美元敢于与黄金挂钩,因为其出口能力足以赚回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黄金,就如同中国通过400年的世界贸易,将全球白银的一小半都吸纳到中国来一样,此时的黄金白银作为诚实的通货,在经济体内发挥着良好的财富合理分配的作用,从而刺激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循环处于良性状态。
  1971年到2008年金融海啸,美元进入玩信心的阶段。1971年是美元的转折点,美国不堪世界各国发动的黄金挤兑进攻,只有放弃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其实质是美国贸易连年逆差,财富外流和财富创造力下降,美国人不能生产出其他国家所需要的足够的商品来平衡巨大的进口,久而久之,财政不堪重负,美元再也无法承载黄金诚实货币的重托。这一阶段,国际银行家们最关心的就是所谓对美元的信心问题。他们发明了一整套经济学“黑话”体系来修饰问题的本质,诸如“通货膨胀预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再通胀”等。其实用老百姓一看就懂的话就是,美元“毛了”。更为离奇的是,他们居然想象着如何实现“没有黄金的金本位”,看来美联储还是改行搞魔术更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过,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在2010年11月,居然真的提出了世界应该考虑回到“修正版的金本位”,果然是个“没有黄金的金本位”,这难道真是历史的“巧合”?!
  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元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玩赖皮!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美国要赖账,使用的手段便是逼迫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升值,美其名曰“全球经济再平衡”,指责他国“操纵汇率”。其中更有意思的就是格林斯潘等人讨论的放手让黄金价格暴涨,让美元大幅贬值,从而“抵消”美国的负债压力。他们早就明白黄金的真实价值,那就是黄金才是“诚实的货币”,因其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所以在货币体系中承担着“最终的支付手段”。但他们却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他国家大肆推行“黄金无用论”,对学术界进行系统和长期的“洗脑”,对人民和市场玩弄“强势美元”的文字游戏,从而达到将“美元购买力稳定的理念(深植于)人们的脑海里”的目的。
  黄金和白银好比测量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计,在全世界以美元为中心的纸币世界里,钞票越印越多,在市场的高压锅中,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作为唯一具有公信力的压力计,其价格必须被“有效管制”起来,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中央银行联手压制黄金和白银价格的目的。当市场上黄金白银充当着最诚实、最公正的货币时,银行家们想要作弊将是非常困难的。而没有金银约束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现在美联储发行的美元,不仅是美国的法币,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可是它的货币政策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既不需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也不需要国会批准。根本不顾全世界债权人的利益。银行家既没有所谓民主选举,也不受新闻监督,更无视法律约束。正所谓:“只要我控制了一国的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完全就是无法无天。
  人们常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其实腐败并不是最可怕的事。几个银行家天天腐败,顿顿腐败,夜夜腐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又能如何呢?绝对的权力最可怕之处不是让人腐败,而是让人疯狂!独揽货币发行权的金融大鳄一旦疯狂,其野心和胃口将极度膨胀,使全人类都跟着遭殃。银行家们能够以花样百出的“行业黑话”来愚弄世界人民,随心所欲地控制货币发行量,周期性地制造各种各样的泡沫和经济危机,通过货币战争搞垮各国金融,并在全球经济的废墟之上,重新构建由极少数人控制的世界统一货币新体系,最终通过控制世界货币来奴役全人类。
  但是,国际银行家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高压锅迟早要炸,一旦锅盖“砰”的一声飞上了天,黄金价格的暴涨也会使西方债务大幅减轻,因为西方国家手中持有大量的黄金实物。到2010年6月,全球央行合计黄金储备30462.8吨,其中欧美共拥有21898.5吨(包括欧美控制下的IMF),占黄金储备总量的72%。
  格林斯潘们构想的通过放手让黄金价格暴涨来稀释美元债务压力的奇思妙想,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他们恐怕低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风险。黄金价格一旦彻底失控,美国资产负债表上以美元计价的黄金资产价格固然能够暴涨,相应地使纸币负债压力大幅减轻。但问题在于,美元剧烈贬值所造成的全球恶性通货膨胀,将会从根本上颠覆美元的信用,谁还愿意继续持有美国债券和美元资产呢?失去了美元对全球资源的总动员能力,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超级大国还能够存在吗?
  1948年蒋介石搞金圆券改革,最终也曾使国民党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黄金资产价格暴涨,但随着金圆券的滥发,人民拒绝接受纸币,在各地重新开始使用“袁大头”交易。最终纸币滥发所形成的超级通胀,残酷掠夺了人民的财富,其后果是人民抛弃了金圆券,同时也抛弃了发行金圆券的国民党政府。国民党退往台湾和当年的约翰·劳逃出巴黎时一样,他们带走的不是印刷精美的纸币,而是沉甸甸的黄金和白银!
  用黄金暴涨来平衡美元负债,将是最后的疯狂之举,它带来的决不是美元的稳定,而恰恰是美元的覆灭。
  同时,在格林斯潘们的魔术方程式中,还忽略了另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白银!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黄金与白银1:16的历史超稳定结构
  
  古人说:“如果黄金是太阳,白银就像月亮。”很多古代文明中,一年有13个月,每月28天。因此,最早的金银比价为1:13。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金银比价基本稳定在1:16上。而现代科学发现,地壳里的黄金与白银储量的比例大约是1:17。巧合却不意外的是,古人的直觉和历史形成的金银比价关系与现代科学探测的结果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近似。
  金银比价的这种超稳定结构可以从地质学和市场供求两个方面得到有效解释。尽管欧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金银比价的套利空间,但却都是以亚洲地区“银贵金贱”所形成的白银东流和黄金西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动态平衡之间,欧洲比较偏好黄金,而亚洲更加喜爱白银。在欧洲历史上,谁能控制东西贸易的通道,谁就能利用欧亚大陆的金银比价差异进行50%∼100%的巨大套利交易,从而获得巨额商业利润,主宰欧洲大陆的命运。
  随着美洲白银的大发现,在250年中,13.3万吨白银的巨大供应短暂地使金银比价出现了一些波动,但随着东西方大规模的世界贸易的消化,最终金银仍以历史的惯性回归到1:16这一神奇的平衡点。尽管进入20世纪后,白银与黄金价格波动开始剧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国家采用了金本位而放弃了白银货币,致使白银在一段时间内显得“过剩”。作为世界最大的银本位国家,中国的白银货币一直持续到1935年,美国的白银货币(美国政府白银券和白银硬币)一直流通到1965年。到1971年,黄金与白银这一比价在1:23左右波动。
  197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金”变成了“没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世界一起进入纯粹纸币时代的重大试验,直到今天这一试验仍在进行。纯粹纸币制度彻底废除了货币的商品属性,原来形成货币的核心要素——财富储藏功能完全丧失。
  纯粹的纸币美元滥发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价格错乱,其中就包括金银比价体系的严重扭曲。金银比价从5000年稳定的1:16被严重扭曲到了1:60!
  是黄金更少了吗?
  世界黄金存量从1940年的大约3万多吨增加到现在的大约15万吨,70年中大约增加了5倍!
  是白银更多了吗?
  世界白银存量从1940年的大约3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大约3万多吨,减少到当年的1/10!
  如果以重量计算,目前白银存量只是黄金存量的1/5。也就是说,白银远比黄金更稀缺!
  这种巨大的差异来源于白银的大量工业需求。从1942年起,白银的工业消耗量开始大大超过了生产供应量,几十年下来,白银靠着5000年积累下来的库存量维持着供需平衡。目前每年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约4000吨。以当前白银净消耗量来计算,现有3万多吨的白银库存只够再维持7∼8年的时间,人类积累了5000年的地上的白银将被工业需求全部吃掉!
  那么,地下的白银还有多少呢?
  200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表明:白银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开采殆尽的金属,时间大约为12.3年。考虑到目前白银的产量中2/3来源于伴生矿,如铜、铅、锌矿,由于受到其他矿开采投入的限制,大幅增加白银产量十分困难。虽然地壳中还有白银可供开采,但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只有在高得多的价格上才具有开采价值。截至2009年底,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白银储量为40万吨。按当年矿产量2.14万吨计算,可开采18年[4]。由于政府出售和废品回收提供的白银近年来大幅度下降,矿产提供的白银将占总供应量的绝大部分。现在全世界每年白银的总需求量大约是2.77万吨[5],如果全部靠矿产银提供,那么40万吨的世界总储量则只能保证14年的供应。考虑到白银工业的应用领域正在急速扩大,未来白银的消耗量将急剧攀升,届时,12.3年或14年的开采大限将会大大提前。
  以目前黄金价格(每盎司1350美元)与白银价格的历史比价关系看,其价格比应该是1:16,即达到每盎司84美元,才算得上是合理的水平。而黄金与白银历史上的比价是按照它们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古埃及时,白银很少,它的价格与黄金相当。后来被发现的白银多了起来,黄金变得相对稀缺。物以稀为贵,所以黄金的价值更高。以此进一步分析,目前全世界白银的可开采储量约有40万吨,加上已有的3万吨左右的存量,白银的总量只有约43万吨。黄金由于极少被工业用途所消耗,所以存量不断上升,目前普遍估计为16万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截至2009年底的统计,全世界黄金的可采储量约有4.7万吨,两者合计,黄金的总量约为20.7万吨。由此可知,黄金总量与白银总量之比是20.7:40 ,即大约为1:2。这就是说,白银的总量比过去要少得多,其应有的价格应当是黄金的1/2,而不是1/16。按当前黄金每盎司1350 美元来算,白银的价格应该是每盎司675美元!而当前白银的市场价格每盎司只有25美元上下。换句话说,一点不带泡沫地算,白银现在就应当还有27倍的上涨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银将进一步减少,黄金与白银的数量比将达到1:1,再往后白银的总量将少于黄金。这意味着白银在未来十几年内的增值潜力可能将是极其惊心动魄的!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双肩挑的白银:既是货币金属也是工业金属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双肩挑的白银:既是货币金属也是工业金属古代的腓尼基人很早就发现了白银能杀菌这一神奇的功能,他们将葡萄酒装进银瓶之中以保鲜酒质,这一秘密甚至仍在当今的名葡萄酒庄中流传。大英帝国的水手们在长期的海上航行时,将银币投入自己的饮用水罐中,以保持水质不腐。古希腊医生最早发现了银对伤口愈合有明显功效,并能防止疾病。中国古代的君王常用银筷子来测试食物中是否有毒。欧洲贵族的餐具广泛使用银质器皿,因为细菌在纯银表面无法长时间存活,而木质餐具则是细菌的最爱,不锈钢餐具也无法抗阻细菌的繁衍。尽管当代的人们广泛使用抗生素来杀菌,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医学界。
  长期以来,白银对细菌和病毒的神奇杀灭效果一直没有被深入研究。直到最近,白银杀灭细菌的原理才被搞明白。银在水中能形成微量银离子吸附细菌,破坏其赖以生存的酶,从而使细菌很快死亡。据研究,银离子能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是普通抗生素功效的113倍,且无任何抗药性。
  在医疗卫生方面,仅在欧美医院,每年被细菌和病毒交叉感染的人就高达数百万人,大量使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的后续问题,足以使医疗保险系统难以持续。英国的医院已经开始使用含银离子的清洗剂和防护膏,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美国的医院也开始大量使用含银离子的纱布、口罩、手术被单和房间内饰,以避免交叉感染。
  21世纪对白银的工业需求更酝酿着爆炸性增长的压力,近年来,全世界技术专利中使用白银的总量远远超过使用其他任何金属。
  如果说绿色环保技术将是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那么在这一领域中,白银消耗量将出现井喷式增长。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白银具有所有金属中最好的光反射效率和抛光性,是太阳能聚光镜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同时,白银又是极佳的催化剂,在与半导体材料混合后,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能量输出可以提高12%。太阳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全球每年产生数千吨白银的需求量。
  电池将成为绿色环保时代的核心要素,银电池将成为取代传统锂电池的最佳候选人。其持续时间比锂电池高出40%,同时没有锂电池易爆的危险。95%的部分可完全回收,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银电池在电脑、手机、助听器、医疗设备和一切移动电子设备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航天器、深海探测器、鱼雷、导弹、潜艇等方面应用前景巨大。
  银电池的广泛民用还处在刚刚启动的阶段,但代表着未来新一代环保电池技术的潮流。考虑到电池技术的广泛使用程度,对白银的需求总量增加将十分惊人。
  2017年,259亿个RFID芯片将使用白银,正在全球迅猛扩张的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技术将使白银应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货币战争》第6章导读中曾专门介绍过RFID技术对于追踪与定位方面的巨大用途。RFID芯片中内嵌微型耦合电路和天线,用以接收读卡机发射出的电磁波,电磁波所携带的能量在耦合线圈中形成电流并“读出”芯片上的独特ID信息,然后ID信息被天线发射回读卡机。这样一来,大约在几百米外的读卡机,就好比是一个远程ID探测雷达,可以确认芯片在其探测范围之内。一旦这些远程ID探测雷达,形成小到商店学校,大到社区城市甚至全国、全世界的网络时,那么存在于这个巨大网络之中所有的RFID芯片的携带者,都将被实时定位和追踪,物联网的技术就是建立在RFID技术基础之上的。
  2010年7月,沃尔玛宣布开始广泛使用RFID来管理其庞大的库存以降低成本。一旦效果良好,沃尔玛将在其3500家美国连锁店中,全面普及RFID的应用,其全球供货商也将被要求采用相同技术来与沃尔玛的库存系统对接。
  据美国IDTechEx公司预计,RFID芯片将以每年增长93%的惊人速度迅速在全世界扩张。到2017年,全世界RFID芯片的年产量将达到259亿片的骇人数字!而在每一张芯片上都要使用10.9毫克的白银,由于其含量微小,完全无法回收。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未来美国木材防护领域每年将消耗2400吨白银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未来美国木材防护领域每年将消耗2400吨白银美国参议院“森林与公共土地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9月11日,提交了《公共土地产出研究法案》。该法案致力于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含铜的木材防腐技术,这种技术产生的砷酸铜和醋酸铜所形成的有毒复盐,对环境的危害严重,在美国已日益引起关注。而白银拥有天然的杀菌奇效,作为木材防腐材料可以抵抗白蚁侵蚀、孢子真菌的生长与腐朽、水生生物的寄宿以及其他昆虫的寄生与繁殖。美国绝大多数民宅是木制的,一旦该项技术被正式引入美国木材防腐市场,仅美国的木材防腐领域,每年就将消耗2400吨白银!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服装应用将是白银最大的未来需求之一
  
  白银是天然的无机抗菌材料,无机银抗菌材料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和广谱性强、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不会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美军的沙漠作战军装中普遍使用银离子材料来进行杀菌、除臭。运动服装也是如此,因为汗液中的大量细菌是产生各种异味和病变的主要来源,而白银能够杀灭其中绝大部分细菌。内衬镀银的服装在野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却长期无法清洗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气味清新和健康。仅仅在服装领域,白银就已经成为最大的单一应用领域,每年消耗白银1200吨。
  这个数字才是白银刚刚进入服装领域的起步阶段。设想一下,如果13亿中国服装消费者也开始穿含有银离子的健康服装,10亿印度人口再加入这一潮流,白银的需求量将是何等的局面?!
  在食品包装领域,含银离子的食品、饮料、牛奶等包装材料,可以大大延长保鲜期。饮用水的过滤装置中也开始使用银离子杀菌材料,同时,美国全国的游泳池也将废弃有严重副作用的氯气杀菌法,转而使用白银杀菌材料。
  目前,全球白银的年工业消耗量在3万吨左右,而庞大的白银新兴消费市场才刚刚拉开帷幕。
  白银与黄金存在着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白银具备广泛的工业用途,因此,白银的工业消耗量要远比黄金大。白银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中,绝大部分都是微量应用,如手机的集成电路中含有价值几美分的微量白银,液晶大屏幕彩电也镀有微量白银,几乎一切家用电子设备中都不难发现微量的白银应用。这种微量白银应用,即使在白银价格暴涨10倍的情况下,也难以对其最终产品价格造成值得一提的影响。
  另外,白银在工业中微量使用的特点,导致了白银在工业应用之后,无法有效回收,从而永远地流失了。
  白银优异的多种性能和巨大的应用空间,使其成为所有金属中最具价格爆发力的翘楚!
  不能理解白银货币属性的人,往往将白银称为工业金属,这是一个明显带有误导性的称呼。难道人们发现黄金可以用来镶假牙,就会改变黄金的货币属性吗?大量的工业用途和微量不可回收的消耗,非但不会使白银的稀有与贵重的品质受到丝毫伤害,反而是其更具投资价值的重要证据。对白银准确的称谓应该是,具有大量工业用途的稀有的货币金属。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价格发现”了什么
  
  
  无论从金银的历史比价,还是市场供求关系,或者通货膨胀,都无法解释白银今天每盎司25美元的价格竟远低于1980年的50美元!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能够将白银价格严重扭曲到现在这种程度呢?
  长期以来,由于黄金与白银存在着天然的货币血脉关系,其历史比价更是几千年的超级稳定,这种固化的联系早就深深地植入文明的记忆里了,它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家、跨越了宗教、跨越了地理、跨越了意识形态,远比国际银行家们人为的“强势美元”更能持久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人们知道,白银和黄金一样是最优质的“钱”,而且白银的流通比黄金更广泛。因为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多是小额交易,而黄金一般是非常大额的交易才用得上。因此白银不仅是真正的钱,而且是比黄金流通性更好的钱。为了保护美元发行的巨大利益,银行家们就必须挣脱金银货币的约束,就必须废除金银货币。欲废除金银货币,首先就要废除白银,因为白银每天都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想办法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白银,买柴米油盐时,不再用到银子,才能让大家彻底忘掉白银的货币职能。因此,国际银行家们的战略就是:欲征服货币,必先征服黄金;欲征服黄金,必先征服白银!
  如今,尽管美元已经如愿以偿地篡夺了黄金白银的“货币王位”,但“伪皇帝”毕竟是假的,国际银行家们心里总是不踏实,因为一有任何危机的风吹草动,人们就立刻想起了黄金白银。国际银行家们对黄金白银真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其心态非常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王莽篡位,恨不得把天下所有姓刘的都斩尽杀绝。白银就好像太子刘秀,被“银行界的王莽”到处追杀,如今已经有几十年之久。这种“追杀”就是价格的打压,他们希望大家把白银当成普通的金属,一种一般性的工业原料而已。如果大家总是忘不了白银几千年以来一直是和黄金一样的“货币之王”,那么国际银行家们就先将白银赶出货币王宫——中央银行。然后故意大幅压低白银的价格,将其贬为“庶民”,与铜铁铅锌为伍,浪迹普通商品的街头。
  白银市场是远比黄金市场小得多的盘子,通过大规模“裸做空”的手段来压低白银价格,同时用低价的白银绳索来拖住黄金上涨脱缰的野马,实在是一种高倍杠杆和高度有效的价格控制策略。只要压制住白银的价格,就能使以美元纸币为核心的全球金融赌场给开赌场的国际银行家们带来永远的暴利!
  1990年至2003年,白银的价格已从1980年的每盎司近50美元,被一路打压到每盎司仅有4∼5美元。就在白银最不景气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却看到了白银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产生的投资机会。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管理的投资基金在1997年到1998年期间,分批买进了近1.3亿盎司的白银。占当时世界白银年产量的1/4,基本上是抄到了白银几十年的大底。令人不解的是,巴菲特为何在2006年过早地卖掉了全部的白银。他的平均买入价是每盎司6美元,卖出价只有7.5美元。巴菲特自己也承认这笔买卖做的不漂亮。“我买得早了,卖得也早了。这是我的失误。投机到最后才是最疯狂的。”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巴菲特卖掉全部白银之后不久,巴克莱银行创建的第一只白银交易基金也在2006年获准在美国股票交易所开张了。有传闻说,巴克莱银行为了给它的白银交易基金准备白银现货担保,曾向巴菲特“借用”或购买了1.3亿盎司的白银,这正好是巴菲特手上全部白银的总和。2006年正是白银市场开始启动之际,巴菲特却将所有白银卖出,他下了这么大的赌注,却没有像亨特兄弟当年那样把白银价格炒将起来,耐着性子卧底9年,只是为了赚区区1.5美元的差价吗?这桩买卖不免令人生疑。至于巴克莱银行与巴菲特到底有怎样的暗中交易,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个对白银市场感觉特别敏锐,并影响深远的人叫泰德·巴特勒。巴特勒从1971年起就是一名商品期货交易员,当时为美林证券公司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一位客户问他:“白银市场供不应求,可是白银的价格却几年都不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巴特勒为了向客户解释其中的原因,开始研究白银期货市场。可是他也被难住了,他了解到白银确实是供不应求,可解释不了银价为什么就是不涨。后来他凭着在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多年历练的经验发现,市场上做空白银的数量总是远远大于白银现货的供应量。原来是有机构在人为压低白银价格。于是他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报告了这一市场操纵行为。但是有关部门却回答说没问题,对此置之不理。巴特勒是个倔脾气,认准了的事情非要干到底,他坚持不懈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有了互联网,从1996年起,巴特勒开始通过互联网来揭露白银价格被人为压低的真相。他几乎每周都在网上发表一篇关于白银市场的详细分析或评论。由于长年坚持不懈地研究和评论白银市场,巴特勒逐渐成为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他认为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恶劣的”资本阴谋。他除了继续多次上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之外,还呼吁广大投资者联合行动起来,对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展开斗争。经过多年的努力,几大银行巨头非法打压白银(也包括黄金)市场的罪行正在遭到越来越多地揭露,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近两年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终于对此开始了调查。
  对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巴特勒在一次专访中表示,尽管有关方面有意愿解决问题,但白银市场操控的问题太大。以至于很难有不引起巨大动荡的解决方案。
  20年以来,全世界贵金属市场的参与者对金银价格被操纵的法律诉讼和公开辩论早已汗牛充栋。《货币战争》中曾提到:“2004年4月14日,称霸世界黄金市场200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出人意料地放弃了黄金市场定价权。无独有偶,白银市场的大哥大AIG公司于6月1日主动放弃白银市场的定价权。莫非罗斯柴尔德家族真的看淡黄金吗?若是如此,为何不在1999年金价跌到历史最低点退出,反而要在黄金白银价格气势如虹的2004年金盆洗手呢?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黄金和白银的价格最终将会失控……早早撇清与黄金之间的任何关系,如果10年以后,金银价格果然出了大问题,谁也怪不到罗斯德柴尔德家族的身上。”如今黄金白银的价格果然“出事”了,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已接近1400美元,而白银已突破30年来的最高点,超过了25美元,与当时相比,金银价格都已涨了近3倍!
  没错,这里说的白银市场的大哥大AIG,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中那个被美国政府拯救的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在AIG之后,白银市场的主要操纵者变成了贝尔斯登。就在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垮台的当天,白银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高价位——21美元。
  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也是美国主要的证券交易公司之一。2008年3月15日,这家有着85年历史,经历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多次经济起落的大投资银行,突然宣布出现严重的现金短缺。当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联手向贝尔斯登提供了紧急资金援助。人们只知道贝尔斯登因为在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中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而被收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它也是美国商品期货市场上最大的白银做空者,并因做空白银遭多方逼迫到几乎被迫平仓的地步。2008年3月14日,白银价格在接连上涨近一个月后,由每盎司17美元一直冲到近21美元。贝尔斯登没钱补仓抵挡不住,这恐怕就是它突然宣布出现严重的现金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眼看就要被迫平仓,这不仅会使其做空白银的所有资金血本无归,而且也有可能让白银价格立刻失控,并引发金价暴涨和美元暴跌。美联储见势不妙,紧急救援。贝尔斯登得到一笔为期28天的借款,这笔款项是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来借给贝尔斯登的,但贷款风险由美联储来承担。这也是自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联储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贷款。尽管得到短期借款,贝尔斯登仍然无力回天,难逃彻底覆灭的下场。2008年3月16日,在美联储紧急出手,同意“包底”300亿美元贷款支持摩根大通公司后,摩根大通公司随即宣布对贝尔斯登的收购,挽救了一场严重的白银价格危机。
  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立刻按照国际银行家们打压白银价格的既定方针,开始对白银价格实施起新一轮的残酷镇压。从3月18日开始,也就是摩根大通接替贝尔斯登的第二天,白银价格开始突然暴跌。到3月20日,仅仅三天,白银价格就从每盎司21美元暴跌到每盎司17.5美元,白银价格一个月的涨幅全部丢失。此后,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联手继续追杀白银,到2008年8月,两家共持有85%的白银净空头仓位,白银市场在这两大银行联手打击下一路下跌,8月15日跌破13美元,10月底至12月初,竟然跌到每盎司9美元上下,回到了2006年的价格水平。
  这一切自然逃脱不了白银市场分析专家巴特勒的眼睛。为何会出现银行大幅增加做空白银头寸的情况? 巴特勒就此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国会议员们多次提出质询,最后,他得到的解释是由于摩根大通接手了贝尔斯登。在此之前,巴特勒和所有的白银投资者对白银市场上到底谁是最大的空头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清楚,因为期货交易报告上并不披露参加交易者的身份。巴特勒的市场分析报告一直是用一种没有指名的方式来描述,直到这时,巴特勒才恍然大悟,原来贝尔斯登和摩根大通就是打压白银价格的元凶。巴特勒将这一内幕抖落出来,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激起了广大白银投资者的公愤。这才引出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摩根大通的调查,随后又有很多投资者对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非法操控白银市场发起诉讼。
  在广大投资者越来越大的压力下,2010年9月,摩根大通宣布为了满足美国新出台的金融监管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的要求,停止自营业务,裁减大约20名在伦敦的商品期货交易员,这些人交易的品种中就包括白银,结果白银市场闻声而起,价格立刻突破21美元,打破了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垮台时创下的高点。1980年以来,白银价格两次突破最高纪录,都和白银市场的主要操纵者出了大麻烦有关,难道历史真是充满了有趣的巧合?
  值得注意的是,对白银市场的很多大动作都是从伦敦进行操作的,AIG如此,摩根大通也是如此,这主要是为了避开美国监管机构的麻烦。
  对白银价格的操纵,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富豪亨特兄弟囤积白银,最后惨遭失败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教科书反复教诲人们,市场监管是有效的,操纵期货市场的行为已经永远结束了,谁要再想操纵白银价格,亨特兄弟就是前车之鉴。
  其实,操纵白银价格并不仅限于囤积白银的抬价行为,更应该包括大规模“裸卖空”白银所产生的价格压制效应。对于后者,美国期货交易管理部门从前并未认真调查过。也就是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却不能点灯。做空白银有理,做多白银必究!
  与黄金的情况一样,世界白银市场的定价权始终掌握在华尔街—伦敦轴心手中。纽约期货交易市场负责“纸白银”定价,而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则决定着“实物白银”的定价,在双方通力合作之下,白银价格在通货膨胀面前,始终显得灰头土脸。如此一来,所谓白银的货币属性看起来简直就像个笑话,最普通的金属都能有效对付通货膨胀,白银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还能奢谈货币属性?白银被彻底妖魔化为普通工业金属。请注意,在人们的脑海里,工业金属和贱金属几乎可以画等号。
  这就是普通人乍听到白银投资觉得莫名其妙的原因!国际银行家巧妙地制造了白银价格长期疲软,并充分利用了这一心理效应来掩盖白银的货币本质,从而使美元体系的赌局更大更精彩。
  在几十年中有效打压白银价格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学规律好比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大定律,是个无法撼动的铁律。工业需求是板上钉钉的事,很难有做手脚的余地,于是打压白银价格就只有从人为加大供应量来破题了。压低白银价格可以有效遏制白银的投资需求,而白银的货币属性在一个面临日益通货膨胀的世界经济生态环境之下,其将被激发出来的潜在投资需求才是未来白银供求关系的焦点问题。如果实物白银的供应量不足,那么只要创造出惊人的“纸白银”供应量,同样可以达到白银“供过于求”的理想效果。而华尔街—伦敦轴心正是沿着这条思路来操纵白银价格的。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市场:1个瓶盖与100个瓶子的游戏
  
  部分准备金制度原本是银行业所采用的一种对金钱进行“放大”的制度,中央银行创造出的每一块钱当存入银行系统时,都能在这个制度下被银行系统放大10倍后进行信用输出。形象地说,部分准备金制度的核心,就是玩10个瓶子只有1个盖子的游戏,储户的钱就像盖子,银行以盖子为基础放大了10倍的信贷就像是瓶子,只要大家在任意时刻只看1个瓶子时,盖子总在上面,游戏就没有穿帮,否则就会出现银行挤兑,严重时就会造成金融危机。1个盖子所对应的瓶子越多,玩这个游戏的难度越大,玩砸的可能性越高。2008年金融海啸中倒掉的那些大的金融机构都是玩得太疯而出事的。这些机构在最疯狂时,玩的是1个盖子要盖50个瓶子,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如果说1:50的盖子游戏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那么白银与黄金市场的游戏玩得就更疯了,这个比例是1:100!
  在目前的世界白银市场中,每一盎司实物白银背后,有100盎司的各类纸合约号称拥有它!在经过100倍的放大后,“实物白银”看起来供求两旺,交易频繁,市场繁荣,在这样被超级泡沫化的“实物白银”市场中,价格终于被合理地“发现”出来,这就是极其低廉的白银价格,而且看起来白银的供应量似乎可以无穷无尽。用幻想出来的99%的“纸白银”交易量,来彻底左右1%的实物白银交易价格,实在是个天才的想法。只要99%的持



回頂端            

Re: 人中讲道(115)
欣欣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25, 2012 10:59 pm



註冊時間:週二 12月 25, 2012 9:55 pm
文章:8       
只要99%的持有“纸白银”的人,不来要求兑现白银实物,这个游戏就可以高枕无忧。最后决定白银价格的是国际银行家们永不匮乏的美元,而不是白银真实的供求关系。
  可笑的是,即便在号称“实物白银”交易的伦敦金银市场上,其绝大部分交易也并非“实物”交割,而是通过“号称实物”的“纸白银”过户。这种户头有个学名,叫做“非实物账户”。按照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定义就是:“这是一种没有具体金属块与之对应的账户,客户拥有的是对金属块的承诺……交易由借贷双方根据借贷余额在户上交割。账户所有者并不直接拥有具体的黄金或白银金属块,而是由账户开户所在的交易商的金属库存做抵押。该客户是没有实物确认的(金银)所有者。”其中,最后一句话最实在,拥有“纸白银”的人其实是“没有实物确认的(金银)所有者”。
  2010年3月25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调查白银市场可能存在的价格操纵行为,会议记录中突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各方在激辩美国白银期货市场大量卖空合约是否构成价格操纵)
  奥马里(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专员): 你认为当白银期货到期时,如果买方要求交割白银实物,这对卖空方会构成问题吗?
  克林斯琴(前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主任):不,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几十年来一贯如此。另外一个原因是,(当白银实物要求被兑现时)一些其他的机制可以使用现金交割;第三,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所调查的白银和黄金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做空仓位都是在对冲风险,期货做空合约对冲的是(伦敦实物)OTC市场上买入(实物金银)的风险。所以我真的不认为有什么风险存在。
  这里出现了一个可笑的问题,当买家要求白银现货,而卖方手中没有实物,于是提出能不能赔钱了事,这本身就是违约行为!因为期货合约中已经明确规定了交货的时间、地点和货物成色与数量,任何不能按照合约进行的行为都是违约行为,而克林斯琴居然不认为这是风险!更可笑的是他第一条的逻辑,以前的庞氏骗局没出事,所以现在也不用担心。
  紧接着黄金反垄断协会的道格拉斯上场了。
  道格拉斯:我们谈论的用期货对冲现货市场风险,可是如果我们看看现货市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他们每天净交易2000万盎司的黄金,相当于220亿美元,一年约5.4万亿美元……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网站上你能看到,这些所谓的‘非实物账户’交易背后并没有实物。它们是在部分准备的情况下交易的,你无法交易这样的规模,因为地球上没有这么多(金银)。所以那些在(美国期货市场)做空的人,在(伦敦金银)市场上实际上是用纸片对冲纸片的风险。
  (8秒钟沉默)
  在这里,道格拉斯指出了问题的要害,那就是为什么在华尔街做空白银期货的人要跑到伦敦柜台交易(OTC)实物市场去“对冲”所谓的风险。原因在于美国期货市场对期货合约有着明确的监管条例,任何做空白银的人必须有90%的被确认的现货来源,否则就是涉嫌操纵市场。而伦敦的金银OTC市场,号称是“实物市场”,交易的却是“无实物”账户,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乃是“自律”组织,充分相信大家是“自觉的”,所以并不硬性规定交易参与者拿出真金白银来验货,而且OTC市场是个不透明的市场,没人准确知道什么东西在交易,成交价格是多少。所以华尔街的白银操纵者在伦敦可以大展拳脚,他们用伦敦市场的所谓“实物交易”拿到美国监管部门说明为什么在华尔街大举做空是合理对冲,从而避开美国监管,大玩特玩以纸片“合理”对冲纸片风险的游戏。
  伦敦号称“实物白银”市场,每天大约交易着1.25亿盎司白银,但它的金库中可以交割的真实白银实物不过7500万盎司。纽约期货交易市场处在开仓状态的白银合约大约8亿盎司,但它实际可供交割的现货白银仅5000万盎司。伦敦和纽约白银市场总共可以进行交割的白银实物量约为1.2亿盎司。据国际清算银行在2009年6月的统计,“其他贵金属类别”(绝大部分是白银)的衍生产品余额高达2030亿美元,相当于120亿盎司白银(大约20年的白银矿产总量)!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超级虚拟化的白银市场,一个被价格操纵的市场,一个高倍杠杆化的市场,一个已经处在挤兑现货边缘的市场!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操纵调查
  
  
  2010年3月25日,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白银价格操纵听证会主要调查2008年9月以来黄金白银市场的操纵问题。本次听证会邀请了16名人员参与作证,包括监管者、交易所官员、银行、交易商、经纪公司、投资者等。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就是伦敦贵金属交易员安德鲁·麦凯尔的关于摩根大通操纵白银价格的证词。
  诡异的是,3月26日,麦凯尔和妻子在英国伦敦“意外”遭遇车祸并被送进医院抢救。据当时正在路上行走的目击证人指证,“一辆车从辅路上斜刺冲过来撞上了他(麦凯尔)的车”。当目击者试图拦住企图逃跑的肇事车辆时,那个开车的人猛然加速,目击者急忙闪开险些被撞,紧接着肇事车在逃跑过程中又撞上了另外两辆车。在警察紧急围追过程中,还调用了直升机,最终将肇事者逮捕,案情至今没有公布。
  麦凯尔究竟是何许人也,敢于挺身而出曝光白银操纵黑幕,又是因何险遭暗算的呢?世界黄金反垄断协会(GATA)在2010年3月23日的报道中说:“伦敦贵金属交易员安德鲁·麦凯尔曾与黄金反垄断协会负责人安德里·道格拉斯联系,摩根大通的(白银)交易员向麦凯尔提供了第一手的贵金属市场被操纵的信息,并向他夸耀摩根大通如何在这一操纵过程中牟取暴利。”在得到这些信息后,麦凯尔于2009年11月,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执法部门报告了这一犯罪行为。他详细描述了摩根大通是如何向市场传递打压白银价格的信号,以及市场中的众多交易员如何识别这些信号,并在与摩根大通共同卖空白银的过程中大获其利的。具体说来,摩根大通一般会选择关键时间点下手,如期权到期日、非农业就业数据公布日、美国期货市场白银合约滚动日和其他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刻。
  在2010年1月26日的邮件中,麦凯尔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说明,当摩根大通开始做空白银的时候,“我们交易员密切观察他们(摩根大通)在重大行动之前的‘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在亚洲出现的较小的(白银)交易量。作为交易员,我们获得了暴利,但我并不想在一个被操纵的市场里和犯罪活动中(去赚钱)。例如,如果你观察今天刚开盘的成交情况,你会发现大约1500手合约同时被抛出,而买家仅有1/5到1/10。这样的操作立刻会使每个卖空合约赚取2500美元,看多的一方立刻损失并很可能被强制平仓。也许你可以自己察看一下谁是背后的卖空者。注意,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2800手合约顷刻之间击垮了买盘的力量。这不可能是正常商品交易中寻求最佳价格的行为。”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指证,麦凯尔曾在2010年2月3日通过电子邮件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执法部门高级调查员埃鲁德·拉米来兹发出预警,白银市场将在两天后的2月5日被“袭击”。在邮件中麦凯尔写道:“在伦敦的贵金属交易员们都知道,摩根大通在3月开始讨论关于在(白银做空仓位)限制之前,将尽最大可能清除掉做空仓位。我对那些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感到遗憾,巨额财富将在这天易手,在我看来,这正是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对于非法操纵市场行为的错误定义所导致的。”
  在2月3日的邮件中,麦凯尔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预测”了两天后的白银市场将会出现的行情。“非农就业数据将在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30公布。此刻将会出现两种情形,无论是数据好与坏,白银(和黄金)价格都将在海量的卖空操作中大幅下跌,目的在于击穿技术支撑线。尽管我毫无疑问地将会在此次操纵中获利,但这个例子说明,当高度集中的仓位情形被(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允许时,市场将是何等容易地被少数交易员所操纵。第一种情形是坏消息出现(就业数据很差),这对黄金和白银是利好,因为(坏经济消息)将削弱美元,贵金属会吸引投资人,(金银)价格将走高。这一过程将持续很短的时间(1∼5分钟),然后将涌现数千手新的卖空合约,(卖空袭击)将彻底打垮新的买入合约,并使贵金属价格暴跌至关键技术支撑点以下。第二种情形是好消息(就业情况比预计好),这将导致大规模的卖空合约立刻抛出,(白银)价格顿时暴跌。做多的人将立刻被击穿止损线,价格也将跌破技术支撑点。在两种情况下,都是两个主要做空大户(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出手,他们将获得暴利。我们这些人会被‘邀请’加盟,对(白银价格的)下跌落井下石。”
  
  2月5日的市场行情与麦凯尔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0年5月9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邮报》以“联邦政府开始调查摩根大通的白银交易”为题,大幅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摩根大通在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进行刑事和民事犯罪的双重调查。“据不愿披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期货交易委员会负责民事犯罪调查,司法部开始调查刑事犯罪行为。调查范围涉及广泛,联邦政府官员查看了摩根大通在伦敦金银交易协会的贵金属交易记录,这是实物(白银)交易市场,同时也调查了他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白银)期货和衍生品的交易情况。据财政部货币控制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摩根大通在2009年最后三个月里增持了白银衍生品总量高达67.6亿美元,相当于2.2亿盎司(约6800吨白银)……据指控,在做空白银的操作中,摩根大通大规模卖空白银期权合约或实物白银,以此行为来打压白银价格。”
  《纽约邮报》的报道强烈震撼世界白银市场,白银价格闻声一天暴涨6.5%!几天以后,摩根大通发表声明:“摩根大通没有受到司法部的刑事或民事的白银交易调查。”
  如果亨特兄弟当年囤积2亿盎司白银来推高白银价格算是惊天大案的话,在今天白银期货与衍生品市场上动辄120亿盎司的大手笔面前,亨特兄弟只怕要为自己出这么大名而羞愧难当了。
  蹊跷的是,与2008年9月18日美国货币市场几乎崩盘的消息一样,白银价格操纵的世纪大案似乎也没有引起太多美国主流媒体的兴趣。
  2010年10月26日,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主任委员奇尔顿表示:“一些市场参与者不断采取欺诈手段来影响和控制白银价格,对于这种并非光明正大地控制银价的不诚实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查处。” 该委员会正对白银市场进行为期两年的高规格调查。
  与此同时,在收集到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操控白银市场的最大两家银行被投资者告上法庭。国际媒体2010年10月27日发布报导称,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被控囤积大量短期空头头寸,以操控白银期货价格。自称在纽约金属交易所从事白银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的投资者表示,上述两家银行密谋压低白银期货,互相告知大宗交易,并利用巨大仓位发布指令影响市场。该垄断行为和市场操纵使投资者权益遭受严重损害。投资者声称,这两家银行还安排所谓的模拟交易命令,即提交未被执行的大订单,但对价格产生影响之后,在要被执行之前撤销订单。投资者提交的材料显示,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在2008年8月共持有85%的白银净空头仓位,到2009年第一季度持有79亿美元的贵金属衍生品。
  截至2010年11月24日,针对这两家银行的诉讼至少已达25起。
  至于这两家大银行能否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还有待观察。众所周知,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祸根就在华尔街,就在美联储。但它们太大,大到不能倒,大到法律约束不了,资本主义时代的金权与封建主义的王权都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摩根大通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金融衍生品的价值约70万亿美元之巨。它的倒台将引发比雷曼兄弟银行倒闭更严重的冲击。求着它不倒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动大刑伺候?然而市场规律却是铁面无情的。不管是谁,违背市场规律都逃脱不了最后的惩罚。对白银和黄金市场的打压,违反了供求关系的铁律。在需求日益增加,供应越来越少,资源逐渐枯竭的白银市场上,长期大举做空是不可能不受惩罚的。规模愈大,时间愈长,惩罚愈重。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大规模挤兑边缘的白银市场
  
  尽管人们对美国法院能否制裁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这样的金融大鳄不报任何幻想,但这件事让全世界的投资人重新认识了白银的价值。白银的价格这样低,并不是因为它和白菜是一路货色,而是被AIG、贝尔斯登、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这样一些超重量级的金融大鳄拼命追杀的结果。白银是美联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之而后快的“美元撒手锏”,同时,白银更是不久的将来会在投资市场上大放异彩的“灰姑娘”。当全世界的投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后,白银这个“一代天骄”,立即会引来市场上“无数英雄竞折腰”。
  进入2009年以后,白银和黄金联手,犹如当年的苏联红军,在顽强守住斯大林格勒后,终于迎来了对美元大反攻的时刻。从2008年底的每盎司9美元上下,一路攻到2010年8月的每盎司18美元左右。从2010年8月下旬起,白银价格从每盎司18美元开始猛打猛冲,一路斩关夺隘,兵临每盎司30美元城下。不到3个月时间,涨幅高达61%,叠创30年来新高,引起举世瞩目。
  当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了白银巨大的投资价值后,人们开始争夺非常有限的实物白银资源。据世界白银协会报告,2009年全世界白银的总产量大约8.89亿盎司,制造业要用掉约7.30亿盎司,再除去矿业公司减少套期保值所需的量,剩下的1.37亿盎司被投资者全部吃进。2009年的投资需求量比2008年的0.48亿盎司猛增了184%!从目前趋势来看,2010年白银的投资需求将比2009年上涨幅度更大。
  目前全世界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白银存量大约7亿盎司,按现在每盎司25美元的价格计算,总价值约175亿美元。这样一个极具诱惑力而且非常小的市场,一旦被市场的雷达锁定,在全球资金的猛烈进攻下,价格的暴涨将是不可避免的。
  在白银的增值潜力方面,巴特勒远比巴菲特更有眼光和耐心。巴特勒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几大银行人为地压低白银价格,才使普通投资者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而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保证白银的买入方最终战胜做空的大银行。事态的发展似乎正在印证当年巴特勒曾经设想的白银价格最终爆炸性增长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大银行的卖空合约被迫平仓对白银市场的影响。当市场发现了白银的增值潜力,大量买盘涌进,不断推高实物白银的价格时,大银行的卖空合约将受到巨大的交割压力。迫使其到期要么支付实物白银,要么买入与卖空合约相等数量的合约,即被迫平仓。目前,仅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做空白银的合约总量就相当于5.5亿盎司。相当于卖出世界市场所有白银现货的79%。空方如果不出血本,从哪里找得到这么多的白银现货来卖呢?
  第二种情况是,出租白银的被迫归还对白银价格的影响。从20多年前开始,多国央行就通过出租白银的方式将大量白银抛向市场,借以打压银价。为什么会有出租白银之举呢?因为有些银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时交货,所以就先从金银现货交易银行暂时租借白银来保证按时交货。等以后银子开采出来再按原数归还,外加1%或更低的利息。同样道理,金银现货交易银行也可以向中央银行租借白银。中央银行借口银子堆在仓库里又不能生利息,于是就很乐意地将大量白银储备租借出去,好歹还能收1%的利息。而金银现货交易银行租到这些白银现货后,把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抛向市场套现。再用所得现金购买收益率为5%的国债。在还给央行1%的利息后,可稳赚4%。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央银行和金银现货交易银行不露痕迹地压制着白银市场的价格。
  巴特勒估计,过去20年来,可能有几亿甚至上十亿盎司的白银是通过出租这种形式流入市场的。理论上讲,这些租出去的白银最终还得归还中央银行。可是这些白银大部分已被当成工业原料用掉了,不可能原数奉还了。一旦白银价格最终还是压制不住而暴涨,中央银行开始要求租借方归还,租借方必须从市场上买回等量的实物白银。这些实物白银是在纽约商品交易市场上被做空的白银之外的另一大批白银现货。购回这批白银现货将对白银价格造成巨大冲击。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仅此一条,白银价格就可能冲上每盎司500美元。这也是那些租借白银的金银现货交易银行拼命想要压制银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种情况是,工业用户的恐慌性储备对白银价格的影响。白银是具有成千上万种用途的原材料。它在许多产品中都是关键性的材料,但用量却不大,这一特点使白银的需求不因价格的升高而下降,即所谓刚性需求。随着投资需求的激增,3万多吨的库存量将会很快耗尽,而新增白银矿产量周期长达数年,而且还多是伴生矿,远水难解近渴。这样一来,白银就会出现断货,而且断货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从几天到几周,后来可能长达几个月。工厂的生产线不能因为白银断货而停产,于是企业必然未雨绸缪,抢先储备,这就必然导致白银价格的飙升。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美欧的通货紧缩,还是亚洲国家的通货膨胀,从总体来看对黄金白银都是利好。因为黄金白银是以美元计价,美欧各国的通货紧缩,不妨°受通货膨胀威胁的亚洲人民用手中大把的钞票购买金银,此时的黄金白银价格猛涨。另一方面,美欧各国为抗拒通货紧缩,又会促使美联储进一步进行量化宽松,多印钞票,受美元贬值影响,金银价格就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冲高。
  白银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投资品种,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金融危机时期,它和黄金一样随着美元贬值而增值。在经济复苏后,由于大量的工业需求,白银又会展现其工业原料的特性,随着供求关系而升值。这是任何其他投资品种都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双重优势。
  当今世界的白银市场规模小得惊人,全世界地面以上的白银库存仅3万吨,价值不过1200亿人民币,比中国农业银行上市的融资规模还要小得多。目前,世界白银市场的实物与“纸白银”的比例极端悬殊到1:100,100盎司“纸白银”交易背后,只有1盎司实物做支撑,如果说金融市场1:50的高倍杠杆最终导致了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那么比这一比例再高一倍的白银市场已经到了随时出现挤兑的危险边缘。
  一个极度扭曲的、高倍杠杆的、规模极小的白银市场,却蕴含着严重冲击世界金融体系的强大能量!
  当格林斯潘等人1995年探讨黄金价格暴涨可以有效降低美国负债的时候,他们笃定能够胜券在握。由于美国和欧洲总共控制了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高达2万吨以上,拥有着对实物黄金市场无可置疑的定价权,再加上华尔街—伦敦轴心对黄金期货和其他黄金衍生产品市场拥有的绝对控制力,他们完全可以实现黄金价格有控制地上涨,并掩护美元“成建制”地撤退,在大幅降低政府负债的同时,继续维持美元世界货币霸主的地位,实现美元危机的软着陆。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变量,这就是白银。
  由于金银比价的历史惯性和市场金银巨大的心理互动能量,如果世界白银价格突然而猛烈地上涨,将会打乱黄金价格上涨的节奏,失控的白银价格所激发出的世界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将像排山倒海的火牛阵,直接冲击黄金市场的阵脚。实物白银告罄,纽约的白银期货市场将出现大范围违约和交货严重迟缓,白银的工业用户开始紧急囤积白银原料,白银的投资客户纷纷要求提取现货自己储藏,恐慌的白银期货持有者将急迫地要求交割现货白银。
  对实物白银的极度渴求的投资人,将顷刻把纽约期货交易市场的5000万盎司可交割白银实物挤兑一光。当大家在纽约“纸白银”市场彻底失望之后,马上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向伦敦的“实物白银”市场。但是,他们马上发现这个仅有7500万盎司现货的所谓“实物白银”最大的市场,原来竟是“无实物账户”,绝大部分白银拥有者只是“没有实物确认的(金银)所有者”。
  同时,白银市场的恐怖消息将诱发黄金市场的挤兑,别忘了,这也是个1:100的超级瓶盖游戏。
  纽约与伦敦白银和黄金市场相继瘫痪,世界金融市场将立刻陷入真正的恐慌。这种发自心底的恐慌将是史无前例的。这时,全世界才猛然发现,原来黄金和白银是深埋在地下的世界信用货币摩天大楼的基石,基石一旦动摇,建立在信用货币之上的更为庞大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建立在这一切之上的5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晃动得更加猛烈!
  此时,全世界金融市场都开始呼唤政府救助。
  而此时的欧洲和美国政府却无能为力,白银毕竟不是可以搞个“量化宽松”文件就能变出来的。欧美政府原先巨大的白银库存早已卖光了,从而失去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最重要的筹码。即便是欧美政府下令强制没收私人白银,就像罗斯福总统1934年下令美国公民交出所有黄金一样,那也无济于事,因为地平面以上的全部白银库存不过3万吨,仍远不能应付挤兑的规模。
  情急之下,还有一招,那就是紧急开采银矿,用以平息世界白银挤兑风潮。不过,当政府下令紧急开采银矿,从资源勘探、新增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到总供应量明显提高,至少需要5年时间,黄瓜菜都凉了。
  此时,全世界的目光都将投向中国。因为目前世界白银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正是中国!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国际政治和金融杠杆!这又将是何等的战略机遇!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的人民战争白银的人民战争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白银生产国,年总产量大约在1万吨,其中5000吨用于出口创汇,2008年以前中国还有出口退税政策鼓励白银出口。这5000吨的白银足以弥补世界工业需求造成的4000吨白银短缺,使得华尔街—伦敦轴心的金银市场能够把1个瓶盖维持100个瓶子的魔术继续玩下去!
  出口白银去创汇?这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思路!这就好比用真钱去换假钱,而且还有出口退税的政府补贴!从2009年初到2010年10月,白银价格从每盎司11美元暴涨到23美元,·了一番还有余!而同期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滑,反复“量化宽松”下的美元江河日下,经济二次衰退的阴云再度密布。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8000吨白银出口“创回”的是近200亿人民币的财富损失!同时带来的是更多的除了买美国国债之外无路可去的美元白条!
  将白银当作普通工业商品出口是极其严重的战略短视!以不断升值日益短缺的货币金属白银,去换每天贬值永不匮乏的美元纸币,损失的不仅仅是财富本身,更是大国金融战略的制高点。
  白银不仅过去是货币,现在仍然具备货币的功能。在美元、欧元、日元和其他纸币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白银具备着明显的对冲整个信用货币体系风险的作用。这也正是2008年9月18日当美元体系出现崩盘危机的时刻,白银价格一天暴涨20%的根本原因。
  2008年7月30日,中国终于取消了白银5%的出口退税,这一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其出发点仍是在于缓解中国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这说明相关部门在制定贸易政策时,没有从金融的视角去思考。在缺乏整体国家金融战略的情况下,各种政策难免出现相互矛盾和难以协调的困窘。
  考虑白银战略时,应该将其放在与黄金同等的高度来看待。无论世界其他国家现在如何看待白银,在美元“周天子”日益式微的当今世界,各国货币势必出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局面。未来的白银将是炙手可热的硬通货,这一趋势随着美元的衰落将会更加明显。
  如果中国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币流通域,作为建设强大的金融高边疆的制高点之一,那么就有必要全面重新审视白银与黄金的巨大金融战略价值。
  实际上,要挤兑国际白银市场,根本不用1200亿人民币的规模,只要国内投资人将中国每年出口创汇的5000吨白银全部吃掉,动用250亿人民币足矣。仅此一招就足以动摇世界白银价格体系。纽约和伦敦的白银市场可动用的白银不过1.25亿盎司(约3900吨),基本上只够一年工业消耗的供需差额,白银实物交割将十分艰难,期货合约违约会很难避免。
  
  250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几支股票基金就能搞定的事。
  
  如果有1万人,每人购买250万元白银实物(约450千克,每克5.6元);或者100万人,每人购买2.5万元白银实物(约4.5千克);或者1000万人,每人购买2500元白银实物(约0.45千克);则世界白银市场将很可能触发挤兑的链式反应。
  投资人需要明白的是,你不是在买白银,而是在出售美元纸币!白银是储蓄,白银是投资,白银是财富忠实的保险,白银是老百姓的货币!你不仅是在为个人进行投资,而且是在对世界金融霸权投下一张否决票!是对窃取中国财富的国际银行家的自卫还击!这样的投资行为,利国、利民、利己!
  金是一张弓,银是拉满的弦,人民的意志是箭,靶心是国际货币霸权!
  如果平民百姓能有什么机会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如果人民群众能够起来反抗世界金融霸权,如果普罗大众不甘在各种危机中被痛“剪羊毛”,如果人民真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那么行动比任何言语都更具说服力!
  自2010年白银的投资渠道逐渐开通以来,中国民众对白银期盼已久的投资热情就像火山一般地爆发出来。继投资黄金大获丰收之后,全国各地又掀起了投资白银的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白银的价值,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因,更肩负着现实的重任,它不仅是人民大众保护自己财富的可靠工具,更是反击世界货币霸权的有效手段。
  白银,是你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


-------------------------------

《富人的阴谋》

1971年,尼克松总统在未经国会通过的情况下,取消了美元的金本位制,从而改变了货币的规则——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的货币规则。在一系列引发2007年金融危机的改变中,这仅仅是其中之一。实际上,这一改变允许美国几乎可以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并使美国可以依其意愿创造尽可能多的债务。
当前的经济危机只是一次意外吗?只是一次独立事件吗?有些人说是。而我却要说,并非如此。
当权者能解决这场经济危机吗?许多人都期望如此,但我还是要说不。造成这次危机并从中获利的这些人和机构仍掌管着控制大权,你怎么能指望他们解决这个危机呢?事实是,危机在不断地扩大,并没有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日益减弱。在19世纪80年代,政府纾困计划的金额是数百万美元。到了20世纪90年代,纾困计划的额度是数十亿美元。而今天,这个数字涨到了数万亿美元。
对于危机的定义,我个人认可的一个说法是“呼之欲出的变革”。我们的领导人不会作出改变,这意味着必须作出改变的是你我。
本书的确是在讲述一个阴谋,但本书的初衷并不是要责难某人、推责诿过,或是号召员工辞职。众所周知,这个世界充满了阴谋,有些阴谋是无害的但有些却非常阴险。就像是一支球队在中场休息时进入更衣室,密谋针对对方球队的阴谋。哪里存在私利,哪里就有阴谋。
本书之所以叫《富人的阴谋》,是因为它讲述的是富人如何通过银行、政府和金融市场来控制世界经济。如你所知,上述情形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并且只要人类仍在地球上生存,它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这个阴谋的历史和超级富豪们是如何通过货币供给来控制全球金融和政治体制的。现代金融史主要是围绕着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其实它并非属于联邦政府,也没有什么储备,甚至并不是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关系而展开的。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大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为什么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没有财商教育?为什么存钱是愚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何金钱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为什么今天的金钱已不再是金钱,而只是通货……第一部分还解释了,美国国会为何会在1974年改变雇员守则,从而促使职员通过401(K)计划①等工具将他们的退休金计划投入到股市当中,尽管这些职员并没有受过多少财商教育。这就是超级富豪如何通过退休金计划将我们的钱弄到手的。我宁愿把自己的钱留给自己而不是给那些超级富豪们,正是他们操纵着政府完成了这个阴谋。


简言之,本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历史。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有可能为实现光明的未来做好准备。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告诉读者,现在你和我应该如何处置我们的金钱——在阴谋家的游戏中将他们击败。你将会明白在富人越来越富的同时,他们却还在要求其他人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简单地说,富人越来越有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规则中。辛勤工作,存钱,买房子,远离债务,投资长期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多样化组合——这些旧规则使得人们挣扎在财务困境中难以脱身。这些旧的金钱规则已经导致数百万的人们陷入财务危机,导致这些人在房子和退休金计划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归根结底,本书揭露的就是使人们难以致富的4个因素:
税收
债务
通货膨胀
退休金
一直以来,阴谋家们就是利用这些手段来获取你的金钱。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遵循的是另一套规则,他们知道如何利用一些手段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而同样的手段却使其他人变穷。如果你想在经济上有所改变,你需要改变自己的财务规则。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通过财商教育来提高你的财商。获得财商教育正是富人享有的不公平的优势。我的富爸爸教会我什么是金钱和如何运作金钱,给了我这种不公平的优势。我的富爸爸教给了我关于税收、债务、通货膨胀和退休金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使其对自己有利。因而,我在年轻时就明白了富人的金钱游戏。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今天,当许多人都在为他们的财务未来而担忧时,富人却越来越有钱。更重要的是,你将会知道该如何为自己的财务未来做准备,并很好地保护它。通过增强财商教育和改变你的金钱规则,你就能学会如何利用税收、债务、通货膨胀和退休金这些手段并从中获利——而不是成为它们的牺牲品。

第一部分
阴谋
万恶之源
万恶之源是对金钱的热衷,还是对金钱的无知?
你在学校学过多少有关金钱的知识?你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教给我们多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关于金钱的知识?财商教育的缺乏仅仅是教育者的一时疏忽吗?还是因为这只是某个更大的阴谋的一部分?
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受过教育还是目不识丁,是儿童还是成人,是退休还是在职,你都要用钱。不管你喜欢与否,承认与否,金钱对我们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教育体系中,漏掉金钱这门课是极其残忍和不合情理的。
读者评论
如果我们的国家还不能觉醒,开始承担起将金钱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责任,我们就会像身处于即将失事的列车中那样,等待灾难的到来。
——凯瑟琳?摩根
我在佛罗里达州和俄克拉何马州读的初中和高中。我没有接受过任何财商教育,最后不得不做了木匠和钣金工人。
——韦恩?波特
改变金钱的规则
1971年,尼克松总统改变了货币的规则。在未经国会通过的情况下,他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在缅因州米诺特岛上秘密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他没有征求美国国务院或国际货币体系机构的意见,单方面作出了这个决定。
尼克松总统之所以要改变货币规则,是因为当时的美国财政部开始依靠印钞来偿还债务,债权国的疑心越来越重,对美元越来越不信任,因而开始一分不少的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继而掏空了美国大部分的黄金储备。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支持越南战争昂贵的军费开支,入不敷出,国库严重亏空。另外,随着经济的增长,美国也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石油。
万恶之源(2)
美国正一天天逼近破产边缘。我们的花费超出了我们的收入,美国付不起账了——如果还是坚持用黄金埋单的话。把美元从与黄金挂钩中解脱出来,让美元不再合法的直接兑换黄金,尼克松为美国找到了一条还债的出路。
1971年,由于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改变,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繁荣开始了。这次繁荣在滥发货币的过程中持续着,这些滥发的货币背后没有任何支持,除了美国纳税人为美国债务埋单的承诺。
由于尼克松对货币规则的改变,通货膨胀开始了。闹剧拉开了序幕,每10年就有大量的钞票被印刷出来,美元随之贬值,物价和资产价格应声而上。由于房价的攀升,连美国的中产阶层都摇身变成了百万富翁。货币流通顺畅无阻,美国人不断收到银行寄来的信用卡。人们把自己的住所当做提款机,用来支付信用卡的账单。总之,房价会不断地上涨。事实真是这样吗?
人们被贪婪的欲望和放松的信贷遮住了双眼,很多人忽略了甚至根本看不见这个系统制造出来的可怕的后果。
2007年,一个新兴词汇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词汇表:次级借款人,它指的是靠次级贷款购置房产的借款人,这些人原本无力购房,信用级别也较低。刚开始,人们觉得次级借款人的问题仅仅涉及穷人,局限于那些没有理财头脑又成天梦想能拥有自己的家的笨蛋。或者这个问题仅仅涉及那些试图一夜暴富的投机者。就连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在2008年年末的时候都没有把这场危机当回事儿。他还不断向民众保证:“我们经济的根基仍然强劲。”
与此同时,另一个词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日常交谈:纾困,它指的是救助正面临着与次级借款人同样问题的超级银行。这些银行此时巨债缠身,现金不足。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数千万的人失去了工作、住所、存款、大学基金和他们的养老金。那些暂时还没有蒙受损失的人们也在担心自己很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甚至连一些州政府也感到拮据: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已开始考虑给政府雇员发放政府借据而不是薪水支票,因为加州——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正濒临破产。
在2009年新年伊始,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一个新当选的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等待他的救世。
万恶之源(3)
现金抢劫
1983年,我阅读了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巨人之现金抢劫》(GrunchofGiant)一书。书名中有一个合成词:Grunch,它是GrossUniverseCashHeist(全世界现金抢劫)的缩写。这本书讲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巨富和超级强权是如何掠夺和剥削普通人的。简言之,它讲的就是富人的阴谋。
《巨人之现金抢劫》从几千年前的国王和皇后时代开始讲起,一直说到当代。书中解释了超级富豪和超级强权是如何长期把持对民众的控制。书中还说明了现在的银行抢劫犯已经不再带着面罩以掩人耳目,而是穿西装、打领带,有着傲人的学位。他们从银行内部抢劫,而非外部。当年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预计到这场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只是无法预计这场危机到来的确切时间。我的投资和企业之所以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一个原因就是我读了《巨人之现金抢劫》这本书。它使我有意识地针对这次危机进行了防备。
撰写关于阴谋论书籍的作者通常都很出世。虽然思想超前,但巴克敏斯特?富勒博士却绝不是这样的人。他曾就读哈佛大学,虽然没读完,但他的事业却干得很不错(就像另一个鼎鼎大名的哈佛退学生——比尔?盖茨一样)。美国建筑师协会将富勒誉为全美最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之一。富勒拥有大量以他名字命名的专利,他被认为是最具功勋的美国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受人尊敬的未来主义者。在他的影响下,约翰?丹佛在歌词中说他是“未来的祖父”,这首歌的名字是《一个人究竟可以做什么》。富勒很早就是一位环保主义者,早到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之时。但是,使富勒备受尊敬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发挥了自己天才般的智慧,使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受益,而不只是使自己变得有钱、有权势。
我在读《巨人之现金抢劫》这本书之前,曾拜读过不少富勒博士的作品。他之前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那些书大大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而这本《巨人之现金抢劫》我可以看懂。
这本书中的观点印证了我的很多难以言表的怀疑,如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我渐渐明白,为什么我们不在学校教小孩子关于金钱的知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会被送往越南,去打那场根本不应该打的仗。道理简单至极——战争能够带来利益。很多时候,发动战争并非源于爱国,而仅仅是由于贪婪。我在军队待了9年,4年时间在联邦军事学院,5年时间担任海军陆战队飞行员,两次被派往越南。我完全赞同富勒博士的观点。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为什么他会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称为资本主义看不见的军队(Capitalism’sInvisibleArmy)。
万恶之源(4)
最重要的是,《巨人之现金抢劫》唤醒了我身体里的求知欲。我生平第一次如此想要学一门课,弄清楚富人和强权是如何剥削大众的——并且是合法的剥削。所以,从1983年开始,我陆续读了50多本有关这个话题的书籍。每读一本书,我都能找到一条通向真相的线索。而本书将会帮你将这些线索拼在一起,公布最终答案。
阴谋存在吗
阴谋论现在已经不值钱了,我们都听说过各式各样的阴谋论。例如,有关于谁刺杀了林肯总统和肯尼迪总统的阴谋论,也有关于谁杀死了马丁?路德?金博士的阴谋论,还有关于“9?11”事件的阴谋论。这些阴谋理论无穷无尽。但理论终究是理论,是基于怀疑和还没有解答的问题。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向你推销另一个阴谋论。我的研究证明,从古至今,富人的阴谋层出不穷,而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阴谋。只要牵扯到利害攸关的金钱和权力,阴谋就存在。金钱和权力总能驱使人们腐败和犯罪。比如,2008年,伯纳德?麦道夫被指控制造“庞氏骗局”①,诈骗了500亿美元资金。被骗的这些资金不仅来自有钱人,还来自学校、慈善组织和养老基金。麦道夫曾经是受人尊敬的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他其实已经很有钱了,但他却从那些非常聪明的人和信誉良好的机构那里骗钱长达数十年,靠的就是他玩转金融市场的能力。
金钱腐败与权力腐败的另一个例子就是:花费超过5亿美元来竞选美国总统,一个年薪只有40万美元的职位。如此昂贵的竞选对美国完全是无益的。
这其中有阴谋吗?我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的。但问题在于,有又怎样?你我又能做些什么呢?酿成2007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们大多都已离开人世,只是其作品常留人间。与死去的人争论,有什么意义呢?
无论阴谋存在与否,但确实存在某些情况和事件,它们在以一种深远却又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你的生活。让我们来看看财商教育吧。我常惊异于现代教育体系中财商教育的缺失。现在的教育顶多会教孩子们如何平衡支票簿,在股市中投机,把钱存入银行和投资长期的养老计划。换句话说,他们是在教孩子把钱送给富人,而富人却只考虑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每一次,当教育者打着财商教育的招牌,请来一位银行家或金融理财师来到课堂,他们实际上是在引狼入室。我并不是说银行家和金融理财师是坏人,我只想说他们是富人和强权的代理人。他们来到课堂并不是为了教育学生而是为了招揽未来的客户。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说服你把钱存进银行或者购买共同基金。这对银行有利,对你却无益。我再一次重申,这种校园宣传并没什么不好,它对银行的经营相当有利。
万恶之源(5)
这和我在高中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常到校园来,以为美国服务为荣来吸引我们参军没有任何区别。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正确和错误的理财建议,也无从判断谁是正经的金融理财顾问,谁是金融骗子。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投资。他们努力求学,然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努力挣钱,纳税,买房子,存钱,然后把余下的钱一分不剩地交给了一个金融理财师——或者说金融专家,如麦道夫先生。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时都分不清债券与股票,债务和权益有什么区别。很少有人知道优先股为什么“优先”,共同基金又为什么“共同”,或者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组合基金到底有什么不同。很多人以为债务是不好的,但其实债务可以使你变得富有。债务可以提高你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话。只有少数人知道资本利得与现金流的区别以及它们中哪一个投资风险更高。大多数人都在盲目接受一种观念:去学校上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他们却永远不知道,为什么员工要比企业家们支付更高的所得税率。今天,有很多人陷入经济困境,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房子是一项资产,而实际上那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负债。这些都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金融概念。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我们的学校轻易地省略了这门获得成功人生的必修课——关于金钱的课程。
1903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创设了“普通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似乎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持续稳定的雇员——永远缺钱,永远需要一份工作和就业保障的雇员。有证据表明,洛克菲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普鲁士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鲁士教育体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生产听话的雇员和士兵,他们会忠实地执行诸如“不完成就开除”或“把你的钱交给我来保管,我会代你投资”这样的命令。无论这是否是洛克菲勒创设普通教育委员会的初衷,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就连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稳定工作的人们也在经济上缺乏安全感。
如果没有受过基本的财商教育,长期的经济保障几乎是无稽之谈。2008年,数百万生于婴儿潮时期的美国人正在以每天万人次的速度退休,这些人指望政府为他们提供经济和医疗方面的照顾。而今,很多人终于认识到,稳定的工作并不能带给他们长期的经济保障。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成立了,尽管制定美国宪法的开国元勋们都反对由一个国家银行来操控货币供给。没受过正规财商教育的人们不知道的是,美联储并不是美国联邦的,也并没有储备,而且根本就不是银行,却在行使着中央银行的职责。从美联储创设伊始,关于金钱就拥有两套规则:一套是写给为挣钱而工作的人们,另一套则是写给那些印钞票的富人。
万恶之源(6)
1971年,当尼克松总统让美元脱离金本位时,富人的阴谋就已经完成。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从而有了退休储蓄机制——401(K)计划。这项法案有效地迫使数百万的员工放弃一直享有的、由雇主提供的、固定福利模式(DB)的养老金方案,而必须接受固定缴款模式(DC)的养老金方案,把他们的退休金全部投入股市和共同基金。如今,华尔街一手掌控着所有美国公民的退休金。金钱的规则被彻底改变了,并且向富人和权力严重倾斜。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繁荣开始了,而在2009年,这个繁荣破灭了。
读者评论
我记得,当我们的货币不再以黄金为支持时,通胀开始变得疯狂。当时我只有十几岁,并且有了第一份工作。我需要自己挣钱来买生活必需品。金价飞涨,而父母的薪水却没涨。
大人们成天讨论着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觉得我们的经济体系会就此衰落。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而如今,我们看到了。
——Cagosnell
我能做什么
我已经说过,富人的阴谋蕴含两套关于金钱的法则:旧的金钱规则和新的金钱规则。一套是为富人设计的,另一套则是留给普通人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发愁的就是那些谨遵旧的金钱规则的人。如果你想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把握,那么你必须要懂得这套新的金钱规则——8条金钱新规则。本书将让你了解这些规则,并教会你如何让这些新规则为你所用。
先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以对比金钱的旧规则和新规则。
旧规则:存钱
1971年以后,美元便不再是金钱,而是一种通货(这点我在《富爸爸提高你的财商》一书中写过)。其结果便是:存钱的人成了受损失的人。美国政府允许美国以比存款增速还快的速度印发钞票。当银行家们在狂喊复利的好处时,却没有一并告知民众,通胀也是在以复利计算的——或者说,在现在的危机中以复利计算的通缩。通胀和通缩均源于政府和银行试图通过凭空印钞和放贷来操控经济。所谓凭空,确切地说,就是美元并没有任何的价值支撑,除了美国的“十足信用担保”。
万恶之源(7)
多少年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深信美国国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多少年来,储蓄者们尽职尽责地购买美国国债,并认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从2009年年初开始,美国国债的利率已经不足3%。对我而言,这就等于世界上有太多滥发的货币,存钱就等于损失。而且,在2009年,美国国债很可能是所有投资中风险最高的。
如果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不用着急,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也正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财商教育(已缺失的)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接下来,我会就金钱、债券和债务等话题进行详尽的讲解——绝不像你高中学的经济学课那样。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知道,曾经最安全的投资——美国国债,现在成了最危险的投资。
新规则:花钱,别存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挣钱。他们求学是为了得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然后尽可能把多年工作赚的钱存起来。在新规则中,知道如何花钱比只知道挣钱和存钱更重要。换句话说,会聪明地花钱的人永远比精明地存钱的人更成功。
当然,我所说的花钱指的是投资或者把钱换成价值持久的资产。富人们懂得,在今天的经济里,把钱藏在床垫下是不可能变得富有的——更别提把钱存银行了。他们知道,通向财富的秘籍是投资,投资能带来现金流充裕的资产。今天,你必须知道怎么把钱花在能保值的资产上。保值资产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根据通胀进行调整,是价值上调——而不是下调。本书接下来将会更详细地阐述这一点。
旧规则:多样化投资
旧规则中的多样化投资要你各买一些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但是,当股市重挫30%的时候,多样化投资并不能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免受损失。我惊讶于那些歌颂多样化投资,被称做“投资大师”的人们,在股市大跌时却开始大喊:“卖出!卖出!卖出!”若是多样化投资能够保护你,那为什么又要在接近市场底谷时突然把投资都卖掉?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广泛的多样化投资只适合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投资者。”最终,多样化投资顶多是一个零和游戏①。如果你平均地进行分散投资,当一个资产组合行情下跌时,另一个可能上涨。你在一个地方遭受的损失,在另一个地方又补了回来。综合来看,你其实并没有获得收益。你的收益是停滞的,但同时,通货膨胀——本书将会详细介绍的一个话题,却正在大步前进。
万恶之源(8)
放弃多样化投资,聪明的投资者会选择有重点的专门化投资。他们会去了解所投资的种类,探究和调查某个行业或公司的业绩比同行好的原因。举例来说,同样是投资房地产,有的人会专门投资未开发的土地,有的人会投资公寓大楼。虽然都是投资房地产,他们投资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商业类别。在买股票时,我会选择可以获得稳定分红(现金流)的公司。举例来说,现在,我正在对一些经营输油管道的公司进行投资。在2008年股市暴跌以后,这些公司的股票市值遭重创,这使得现金流分红的价值凸现。换句话说,市场不好的时候往往能为投资者提供极大的机遇,如果你知道应该去投资什么的话。
聪明的投资者懂得投资一个能适应经济起伏波动的行业,或投资能带来充裕现金流的资产,这比投资一个包含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多样化投资组合要好得多。因为,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在市场崩盘时同样难逃厄运。
新规则:控制和集中投资
不要分散投资,掌控自己的钱并集中你的投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的投资也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我的财富毫发未损。因为我的财富并不因市值的波动(又称:资本利得)而起伏。我基本上都是在为现金流而投资。
比如说,当油价下跌时,我的现金流下降了一点,但我的财富还是牢固的,每季度我仍然能收到寄来的支票。尽管石油股的价格、资本利得均有所下降,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仍然能从我的投资中获得现金流。我并不需要为了出售股票以实现利润而担心。
我在房地产上的大部分投资也是一样。我投资于房地产的现金流,也就是说,我每月都能收到支票——被动收入①。房地产投资中受到损失的人都是投资房地产的资本利得,亦称速买速卖。换句话说,由于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资本利得投资,他们指望自己的股票和房屋的价格能上涨,这导致他们在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
小的时候,富爸爸会带着他的儿子还有我一块儿一遍又一遍地玩“大富翁”。在游戏中,我学会了现金流和资本利得的区别。比如说,如果我拥有一块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盖了一间绿房子,我便能获得每月10美元的租金。如果我在这块土地上盖了3幢房子,我便可以获得每月50美元的租金。我的终极目标是:能在这块土地上盖一家红色的酒店。想要在“大富翁”中获胜,你就必须投资现金流——而非资本利得。我在9岁的时候明白了现金流和资本利得的区别,是我的富爸爸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换句话说,财商教育可以像游戏一样简单有趣,同时又可以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财务保障——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中。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1)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
为什么理财这门学问在学校里学不到
创立普通教育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金钱的力量,不是为了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平。虽然后者在当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这无法影响教育的方向……教育目标仍然是使用课堂教育的方式,教导和鼓励人们顺从、接受统治者。其目标曾经是——现在也是——让民众所受的教育足以使他们能在监督下从事生产工作,但又不能对权威提出质疑或试图超越自己的公民等级。真正的教育只限于社会精英及其公子和千金们。至于其他人,不如就让他们成为技术工人,除了享受生活别无所求。
——G.爱德华?格里芬,《从哲基尔岛来的家伙》
新学校
我对学校的怀疑始于9岁的时候。那时,我刚搬了家,从城市的一端搬到另一端,以方便我父亲上班。我也因此转了学,在新学校上四年级。
我们以前住在一个叫希洛的小镇,该镇位于夏威夷岛,以种植业为主。制糖是小镇的主要工业,镇内80%~90%的人口是19世纪末从亚洲迁居到夏威夷的移民后裔。我就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在我以前就读的小学里,大部分同学的家世背景都和我一样。但在新学校里,有一半的同学是白人,另一半则是亚裔。无论是白人或是亚裔,大多数孩子都来自富裕的家庭。在新学校,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贫穷。
我的富朋友们拥有位于高档社区的漂亮房子,而我们家却住在图书馆背后租来的房子里。绝大多数富朋友的家中都有两辆车,而我家只有一辆。许多同学的家里都在海滩上有别墅。当我的朋友们过生日时,会在游艇俱乐部上办派对。而我的生日派对则是在一个公共海滩上举办的。当我的朋友们学习打高尔夫时,就在自家的乡间俱乐部里,由专业高尔夫球手教他们。而我家根本就没有高尔夫俱乐部,我也只是乡间高尔夫俱乐部的球童。我的富朋友们拥有新自行车,有的人甚至有自己的冲浪板。他们常去迪士尼乐园度假。我的爸妈也曾向我许诺过去迪士尼乐园,但我们最终没有成行。我们只去了本地的国家公园一日游,去看火山喷发。
我在新学校遇见了我的富爸爸的儿子。当时,我们两家的经济状况在班里位列倒数10%,我们俩的学习成绩偶尔也是如此。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因为我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只好在一块儿玩耍。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2)
教育的希望
19世纪80年代,我的祖辈从日本移居夏威夷。他们被成群的送来,在夏威夷的甘蔗园和菠萝园里工作。他们最初的梦想只是在地里干活、攒钱,然后衣锦还乡,以有钱人的身份回到日本。
我的先祖们在种植园的工作非常艰苦,但工资却很低。更可恶的是,种植园主还从工人的工资里扣钱来支付房租。种植园内有一家商店,而且是唯一的一家,这意味着工人必须从那里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到了月底,扣掉房租和商店购物的开支,工人的工资所剩无几。
我的亲人们都想尽快离开种植园。而接受良好的教育则是他们逃离种植园的最佳途径。从我听到的故事里,我了解到我的祖辈们总是节衣缩食,攒钱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大学教育。不能接受大学教育就意味着你将被困在种植园里。到了第二代,我的亲人们大部分离开了种植园。今天,我的家族中已经拥有了好几代大学毕业生——大多数至少拥有一个学士学位,其中有许多人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我的学历在我们家是最低的:我只有一个学士学位——理学学士。
街对面的学校
9岁时的转学经历成了我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下图显示了我转学后在社交环境上的变化:

在我的新学校——河滨学校的街对面有一所希洛联盟学校。希洛联盟学校是为父母在种植园工作的孩子们开办的,大多数该校学生的父母隶属于工会。河滨学校则是为父母是种植园主的孩子们开办的。
从四年级开始,我转到河滨学校,开始与种植园主的孩子们一块上学。在20世纪50年代,走在河滨学校的校园里,我常会望向街对面的希洛联盟学校。我看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分层并不是因为种族,而是金钱。从这时起,我便开始了对学校和教育体系的怀疑。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问题,但我却弄不清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家不是住在与河滨学校所在街道的同一侧,那我就很有可能是去希洛联盟学校而不是河滨学校了。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我与种植园主的后裔们同校——而这些人的家庭开办的种植园体系正是我的亲人们想要逃离的地方。而我在学校时,却和这些孩子一块儿玩耍,一起成长,还去过他们的家。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3)
小学毕业以后,我在河滨学校的许多同学被送到了寄宿学校。我则就读于街道远处的公立初中。在那里,我加入到街道对面的孩子们——从希洛联盟学校毕业的孩子群中。我更加意识到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贫困以及中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的不同。
我的父亲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夏威夷教育系统的高层。他不仅能离开种植园,还成功地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虽然我的爸爸上过学,获得了高等教育的学位,并有了不错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但我们家在经济上仍不宽裕——至少比不上我富朋友的家庭。每次我去富朋友家做客时,总觉得和富人比,我们缺少了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9岁时,我便开始思考为什么上学并没有使我的父母变得富有。
种植园
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能离开甘蔗园,我的亲人们辛勤工作,过着节俭的日子。我看到了河滨学校和希洛联盟学校之间的关系,我有过和种植园主家的富孩子做朋友的经历,也有过和种植园工人的孩子做朋友的经历。在小学,基础教育相差无几——但有什么东西缺失了,直至今日。
我的亲人们只是努力让他们的孩子离开种植园。但曾经乃至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学校从来没有学会如何拥有自己的种植园。因此,我们中的许多人继续在新的种植园——大型跨国企业、军队或政府中工作。我们去上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我们被教导要为富人工作,从富人的银行那儿借钱,再通过我们的退休金计划购买共同基金,这实际上是投资于富人的企业——而不是如何成为富人。
许多人并不愿听到,他们接受学校系统的教育其实是陷入了一个大网,富人编织的阴谋大网。人们同样不愿意听到,富人操纵了我们的教育系统。
劫持教育体系
现行教育体系最大的罪过就是,它没有教你关于金钱的知识。相反,它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好员工,并明确你的员工地位。有人会说,这是设计使然。例如,在格里芬的著作《从哲基尔岛来的家伙》里,他援引了一篇题为《国家学校的明天》的普通教育委员会的论文,该文章作者弗雷德里克?盖茨在文中写道:“我们的梦想是:我们拥有无限的资源和由我们塑造的完全顺从的人民。目前的教育方式正从我们的头脑中消失,并且不受传统的阻碍,所以我们只用教给他们一定的知识,使他们成为满怀感激而且容易被控制的平民……我们设定的这个任务其实非常简单而且�



回頂端            

Re: 人中讲道(115)
欣欣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25, 2012 11:00 pm



註冊時間:週二 12月 25, 2012 9:55 pm
文章:8       
我们设定的这个任务其实非常简单而且又非常漂亮:培养这些人,让他们相信自己现在的生活既完美又理想……”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4)
请记住,普通教育委员会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03年创办的,而洛克菲勒基金会是当时势力最强大和最有钱的基金会之一。我们可以从上述话中看到一种心态,即便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一个美国富人精英,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级富豪,似乎就在策划着教育课程体系,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需要。了解这一点在今天很重要,因为即便这样的心态已存在一个世纪之久,但它至今仍没有消失,他们仍在背后操纵着你我的教育和子孙后代的教育。而且直到今天,他们还是抑制财商教育的幕后力量。你不需要了解金钱,如果你注定是别人的挣钱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或者是别人种植园中的一个小工。
1983年,在读完富勒博士的《巨人之现金抢劫》之后,我开始逐渐明白,为什么学校不教授金钱这门学问。那时,我仍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批评学校的教育体系。毕竟,我的父亲是夏威夷教育系统的头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开始遇到一些人,他们对于学校为什么不教我们关于金钱的学问和我抱有相同的想法。
我遇到的第一个对教育持怀疑态度的人是约翰?泰勒?加托,他是《大众化教育和弱智化教育的武器》的作者,还写过其他一些著作。加托先生曾三次被评为“纽约市年度教师”,也曾被评为“纽约州年度教师”。1991年,他退出了教育行业,并在《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上写道:“我不能再这样教下去。如果你知道有哪种工作不以伤害孩子为代价来谋生,请告诉我。下个秋季,我就要开始找工作了。”他使我注意到,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是从普鲁士体系中演变而来的,一个专为创造好雇员和好士兵而设计的体系,人们盲目地服从命令,等待被告知去做什么,包括如何处置他们的金钱。
正如加托先生最近对我说的:“学校制度不是为了教孩子们为自己着想,也并不能支持当今的概念——我们都是自由的。实际上,我们现行的学校制度是一种普鲁士模式。它被开发出来做着恰恰相反的行为——教导儿童服从命令,按老师吩咐的去做。听话和顺从的学生成为企业员工,心甘情愿地为富人工作;或者成为士兵,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富人的财富。”
你可以去约翰?泰勒?加托的网站www.johntaylorgatto.com,以了解更多有关他的内容。他至今仍致力于教育改革事业。
现在,你也许还是不相信存在着这样一个阴谋——故意不让学校的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财商教育。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学校在财商教育上确实是不及格的。无论故意与否,教学体系中财商教育的缺乏是许多美国公民面临财务困境的根源。正是由于财商教育的缺乏,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正为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忧心忡忡。数百万人轻信了金融推销员的意见,失去了他们的养老储蓄。在被迫谈到财务状况时,许多人眼神顿时变得黯淡无光。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5)
读者评论
我同意你的话,罗伯特。辞职前,我曾在小学教了30年的书。教育体制让我灰心,我认为是我们造成了青少年的失败。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教会青少年为生活做好准备。古希腊人认为,教育要教人思考。而我们却把孩子们培养成只会听吩咐行事的人。
——henri54
用自由换金钱
如果人们不了解金钱,他们最终可能会用他们的自由来换一份薪水——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足够的钱来支付各种账单。有些人因为害怕被炒鱿鱼而惶惶不可终日。因此,对于数百万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雇员们来说,工作保障比财务自由更重要。比如说,当我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时候,我就感觉身边一些飞行员同事们希望能再服役二十多年。他们不是要为国家而战,而是为了终生享有政府发的薪水。在学术界,很多教师对稳定职位的期望高于对教书育人的自豪感。
缺乏财商教育导致数百万人更愿意让政府掌控他们的生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财商来解决自己的财务问题,我们期望政府能为我们包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我们的自由,让政府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财富进行控制。每当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某一个银行纾困时,政府不是在帮美国人民,而是在保护美国的富人。救援款是富人的福利。每一次救援都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更多的财务自由,而美国人民的公共债务却在不断上涨。政府接管了我们的银行,并通过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形式来解决我们的个人财务问题,这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在主日学校①,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对我来说,福利和救助纯粹就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教人们如何为自己谋生。
税收、债务、通货膨胀、退休金
正如第1章中所说,迫使人们为经济挣扎的4个主要因素是:税收、债务、通货膨胀和退休金。我想在此进一步强调,这4种因素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有着直接联系。再次重申,一旦美联储允许印发钞票和增发国债,那么税收、通货膨胀和退休金都将应声而涨。也就是说,政府通过税收、债务、通货膨胀和退休金在经济上削弱民众,更好地巩固政府的权力。当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时,更愿意让政府来拯救他们,不知不觉中便以个人的自由来换取财务上的拯救。

第2章 对教育的阴谋(6)
2009年,美国人拥有个人房产的比例下降了。剥夺按揭抵押品赎回权的事件数量上升至历史新高。中产家庭的数量下滑。储蓄账户缩水,如果储蓄仍然存在的话。家庭负债加大。官方统计的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在上升。超出65岁仍在工作的人数也在上升。企业的破产数量飙升。许多美国人没有足够的钱退休。
不过,这不仅是美国的现象,更是一个全球性的个人财务危机现象。富人的阴谋已经影响到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每个人。
无论你是否认同阴谋论,事实证明,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人们都希望政府能够拯救他们。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时,并没学到多少关于金钱的知识,对税收、债务、通货膨胀、退休金,以及这些金融力量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知之甚少。
谁拿走了我的钱
让我们花点时间看看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实体。
读者评论
我注意到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医疗待遇差别。您要么必须成为富人(自我投保或被提供了保险),要么就是非常贫困(政府免费关照)以获得治疗。我常会好奇,到底有多少小企业主和企业家们能买得起“好”的保险,而不只是一些巨灾险。我相信,大多数人仍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不敢冒险创业,因为他们害怕全家会失去医疗保险。
——BryanP


《富人的阴谋》:第一部分 阴谋(二)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银行”永远不会“破产”。如果“银行”缺钱,“银行”可以在普通纸片上写下所需金额,发行货币。
——“大富翁”游戏规则
美元消亡的那一天
自1971年8月15日那一天起,美元就消亡了。当天,未经国会批准,美国总统尼克松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美元成了“大富翁”游戏里的货币。之后,史上最大的经济繁荣开始了。
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崩溃,世界各国央行的银行家们遵循“大富翁”的游戏规则,创造了数万亿的美元、日元、比索、欧元和英镑。
可问题是,“大富翁”只是一个游戏。将“大富翁”的游戏规则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那将会给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无穷后患,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说的,放任货币供应最能以微妙而确切的方式颠覆现存社会基础。这个过程涉及经济规律在所有破坏方面的隐藏力量,并且用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进行,100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现在,我们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因为美联储失控的印钞机将贬值的货币如洪水般排入我们的货币体系,而且没有人有能力诊断这个问题,就像很多年前凯恩斯所警告的那样。
读者评论
“大富翁”游戏的货币……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有句名言:“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是如此简单,简直不需要思考。”
——hellspark
我从来不知道“大富翁”游戏有这个规则!可怕的是,它竟是如此的真实。我想到的例子是银行贷款和信用卡。
——ajoyflower
白来的钱
人们之所以会忽略凯恩斯的建议、尼克松1971年的货币改革,以及其他放任货币的做法,其原因就是——贬值的货币使人们突然觉得自己变富有了。信用卡如雪片般寄往各家各户,购物像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一样流行。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中产阶层的许多人成了“伪富翁”,因为他们的房子就好像变魔术一样价值飞涨。他们开始相信,上涨的股市行情能保证自己的退休生活衣食无忧。人们拿出住房进行抵押贷款,以支付家庭度假费用。很多家庭不再只拥有一辆车,而是拥有一辆奔驰、一辆厢式旅行车和一辆越野车。孩子们上了大学,却背上了需要许多年才能还清的学生贷款。为庆祝自己新增的财富,中产阶层在高档餐厅用餐、穿名牌服装、开保时捷、住独栋别墅——靠的全是债务融资。
我们正在迎来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繁荣。可问题是,这个繁荣源于债务,而不是财富;源于通货膨胀,而不是生产;源于借贷,而不是工作。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些钱都是凭空而来的——因为货币本身什么都不是。正如凯恩斯所说的,我们的货币被放任了。我们看似更富裕,但是社会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崩溃着。
1971年以后,美国央行可以通过多印一些纸张来创造货币。而在今天的数字时代,银行家们不需要纸张就能创造金钱。当你阅读本书时,数万亿的美元、日元、欧元、比索和英镑正在进行电子创造——凭空地创造。根据“大富翁”的游戏规则,你我都可能破产,但银行绝不会破产。毕竟,全球的“大富翁”游戏必须继续。
目睹变化
1972年,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我驻在越南外海的航空母舰上。当时,战争并不顺利,我们知道我们打输了,但作为海军陆战队队员,我们不能多想这个事实。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我的工作是,使我的手下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专心致志地活下去,并且时刻准备为战友和祖国牺牲自己。我不能让我的手下看到我的疑虑和恐惧,而他们也没有让我看到他们的疑虑和恐惧。
保持高昂的士气是困难的,因为我们知道战局已经逆转,局势对我们不利。而且我们也知道,我们在美国本土也失去了胜利。每当看到学生燃烧征兵卡和美国国旗的抗议照片时,我们开始怀疑究竟谁是谁非。
当时流行的摇滚歌曲大多都是反战的。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战争有什么好处?绝对没有。”这首歌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士气,反而在每次开始战斗飞行前,我和我的机组人员都会高唱这句歌词。不知道为什么,这首歌给了我们勇气去做我们必须做的事和面对最终的现实——死亡。
每到执行任务的前夜,我都会走上航空母舰的舰首,一个人坐着,任凭海风将我头脑里的恐惧吹散。我不是在祈祷生存,相反,我祈求,如果这个黎明将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希望自己能选择如何面对死亡。我不愿像懦夫一样死去,我不愿让恐惧主宰我的生活。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这就是为什么从战场回来后,我没有去寻求职业保障的原因——我不愿让财务无保障的恐惧主宰我的生活。相反,我成了一名企业家。即便我的第一家公司失败了,我失去了一切,但我仍没有让恐惧、挫折和怀疑阻止我做需要做的事。我只是捡起残砖剩瓦,重建了我的公司。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是我最信赖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商学院。而我至今还在这个商学院里学习。
近几年,当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暴涨时,人们都冲进去投资,但我没有让贪婪控制我的逻辑。现在,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我与其他人一样忧虑重重。不过,我没有让恐惧阻止我去做必须做的事。与其死盯着危机,倒不如尽己所能找寻危机带来的机会。这是我从越南战争中学到的一课,也是那场战争带给我的好处。
战争还有别的好处。越南战争给了我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来见证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之一——货币规则的改变。
一封家书
在战区时,接到通知来信的电话是我在那段时光里最重要的时刻。作为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一种联系纽带,家人寄来的信件被我们精心珍藏。
有一天,我接到富爸爸的来信。我很少收到富爸爸的信,因为他不是我真正的爸爸,他是我最好的朋友的父亲。从9岁起,我的富爸爸就像是我的第二个父亲。富爸爸还是我的财务导师。他在信中以粗体字写道:“货币的规则已经改变。”他还在信中劝我阅读《华尔街日报》并关注黄金价格。尼克松总统使美元脱离金本位货币制度是在1971年,富爸爸不止一次地指出,黄金价格曾经锁定在35美元一盎司①,但现在已经不是了。自尼克松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之时起,黄金价格就开始上升。当我收到他的信时,金价正在70∼80美元一盎司之间波动。
当时的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兴奋。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富爸爸很少谈论黄金,顶多只是说它支持着我们的货币。我年幼的头脑根本不能领会这其中的意义。然而,当我在越南收到他的信,感受到他的语气时,我顿时明白了他为尼克松作出的改变激动不已的原因。他在信里简单地写道:“由于我们的美元与黄金脱钩,富人要开始玩金钱游戏了,人们从未见过的游戏。”他在信中进一步解释道:“由于金价涨跌受美元波动的影响,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和大萧条即将开始。随着黄金与美元的分离,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极其严重的金融不稳定期。通货膨胀将如脱缰野马。富人将变得非常有钱,而其他人将被消灭。”他在信的结尾处写道:“从某种意义上看,美元已经成了‘大富翁’游戏里的货币,‘大富翁’的游戏规则现在成了世界上的金钱新规则。”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其实,当时的我仍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信中的内容。但现在,当我日渐年长而且也更智慧些时,我知道他当时想要表达的是——他挣钱的时机来了。这是他一生的机会,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富爸爸变得非常富有。我的穷爸爸则因守着就业保障而错过了历史上最大的繁荣。
重读游戏规则
过了几天,我在指挥官休息室里找到了一套非常旧的“大富翁”游戏,并和一群飞行员们玩了一盘。这个游戏我以前玩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仔细阅读它的游戏规则。随着游戏的进行,我回忆起富爸爸的话,“‘大富翁’游戏的规则已经成了世界上的金钱新规则”。当我翻阅游戏规则手册时,看到了富爸爸提及的游戏规则,是这么说的:
“银行”永远不会“破产”。如果“银行”缺钱,“银行”可以在普通纸片上写下所需金额,发行货币。
现在,多亏了富爸爸对我的告诫,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被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对于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规则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可以任意在普通的纸上印钱了。我们的货币已经被毁了。
1971年之前,我们的钱是金色的,因为它由黄金支持。现在,我们的钱成了毒药,令世界各国的人和企业都非常厌烦。我们就像是一边在饮用着被污染的水,一边还在纳闷为什么会生病。通过改变货币的规则,富人可以合法地窃取我们的财富,而途径就是货币制度本身。
现实生活的教育开始了
1972年,我听从了富爸爸的建议,虔诚地拜读《华尔街日报》,看有关黄金的文章。并且,我开始自学黄金知识和黄金与货币的关系方面的知识。我读了能找到的每一篇有关黄金的文章。但我并不局限于从阅读中学习这些重要的知识。现实中的例子天天都在我身边上演。
有一天,我从驻地的航母起飞,来到岘港(越南南部港口城市)市郊的一个小村庄。离规定返舰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我和队长走进了这个小村庄,想买些舰上没有的异国水果,比如芒果,木瓜之类的。
在挑选完各种水果后,队长把手伸进他的飞行服口袋,掏出一叠皮阿斯特(piaster)——越南南方常用的纸币。“不,不,不。”果贩一边说着一边挥着手。她想让我们知道,她不接受“P”——当地经常把钱称为“P”。接着,我的队长掏出50美元的纸币交给她。她勉强接了,皱着眉头,疑心重重地检查着美元。最后,她说:“好吧,你等一下。”然后跑到另一个摊位,换了点什么东西,然后跑回来把水果袋交给了我的队长。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那是怎么回事?”我问队长。
“她准备跑了,”队长回答说,“她打算离开这个国家。”
“你怎么知道?”我问。
“她收钱的时候很挑剔,”他答道,“她知道本国的钱皮阿斯特已经毫无价值了。除了越南南方,别的地方没有人会接受它。哪里会有人接受使用范围极其有限的国家的货币呢?这个小贩也知道随着金价的上升,美元价值也在下跌。所以,她赶紧跑到别的摊位把我给的美元换成黄金。”
在步行回直升机的途中,我说:“我看到她找给你皮阿斯特。”
“我也注意到了,”队长笑着说,“我有一口袋水果和满口袋的‘P’,而她有黄金。虽说她只是一个果贩,但谈到钱,她可一点儿也不傻。”
3个星期后,队长和我向北飞,希望能找到一个古老金矿买到一些黄金。我以为,在敌后,我能以一个更便宜的价格买到黄金。冒着失去我和我的队员们生命的危险,我终于发现,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黄金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关于金钱新规则和“大富翁”游戏中货币与黄金关系的现实教育正在进行。
大众的关注
2009年,随着经济的恶化,动荡也在不断加剧。即使是现在,人们还是只知道有些事情不对劲,但却不知道究竟问题出在何处。再次重申一遍,正如凯恩斯所说,放任货币的过程涉及经济规律在所有破坏方面的隐藏力量,并且用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进行,100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至今,人们仍在按自己被教导的方式去做,上学、努力工作、付账单、攒钱、投资共同基金,并希望一切能恢复正常。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援助份额而鼓噪。很少有人能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出在我们的货币——他们为之工作并紧抓不放的东西。很少有人知道,那些控制货币供给的人想让我们需求更多的有毒货币。我们越需要钱,他们就可以印更多的钱;我们越需要钱,我们就会变得越弱;我们越需要钱,我们就越朝着没有出口的方向前进。政府不是在授人以渔,而是授人以鱼,而人们则变得依赖政府来解决自己的金钱问题。
第3章 与金钱有关的阴谋:银行永远不会破产..
不要指望它
可笑的是,全世界都在等着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来解决金钱问题,尽管金钱问题就是由这些机构造成的。正如我们在本书所讨论的,美联储并不是联邦政府的,也不是美国的,美联储归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所拥有。美联储是一个银行卡特尔,就像欧佩克是一个石油卡特尔一样。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美联储并没有储备,因为它没有钱,它不需要存放货币的大金库。在“大富翁”的游戏规则普遍适用时,为什么还需要储存货币呢?联邦储备银行不是银行——这个想法就如同我们的货币一般虚幻。
有人说,美联储的成立是违宪的。他们认为美联储的建立损害了世界经济——确实如此。还有人说,美联储是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他们说,美联储带给世界前所未有的财富——这的确也是真的。
质疑美联储创建的动机已经毫无意义了。现实是,今天的游戏规则由美联储来定。与其去问奥巴马总统将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倒不如问自己,“我该怎么做呢”?与其去问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否有用,倒不如问问自己,那万亿美元从何而来?它是否正待在别人的金库?
简单来说,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只做两件事情。它们是:
1.凭空创造货币,就像“大富翁”游戏规则所允许的——同时也是他们正在以万亿美元为单位进行着的活动。
2.借出银行根本没有的钱。当你从银行借钱的时候,银行的金库里其实并不需要有那么多钱。
零和游戏
纵观历史,政府每一次印自己的钱——法定货币,货币终归会回到它真实的价值——零。这是因为纸币本来就是一个零和游戏。零和游戏的情况会发生在美元、日元、比索、英镑或欧元上吗?历史是否会重演?
现在,我可以听到许多骄傲、热血的美国人说:“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在美国。我们的钱永远不会变成零。”不幸的是,美元已经变成过零——而且还变过很多次。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政府曾印制被称为“Continental”(也称“美国军人”)的纸币。在政府印发了太多的“Continental”纸币后,我们的货币不仅成了他人的笑柄,还产生了许多与该纸币有关的俚语,如“notworthacontinental”意为“毫无价值”。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邦联美元”上。当我需要提醒自己,货币正变得毫无价值的时候,我只用想想越南的那个女水果贩,以及她对皮阿斯特的反感。这些事从发生至今并没有过去多久。这可不是古老的历史。


無頭像
miss776
入學道友
Rank: 1

帖子 23
註冊 2011-11-10
用戶註冊天數 4545
發表於 2013-3-3 16:45 
218.82.3.23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 ... php?fileid=35643155  富爸爸  需先注册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293117.html    货币战争1-4  新浪下载   需先注册

http://www.huobizhanzheng.com/huobizhanzheng1  货币战争1-4  可在线观看  下载需注册